幸福像格桑花一樣,開遍雪域高原

盛夏的雪域高原,陽光、雨露,雪山、草原,風景秀美如畫。藏東南魯朗林海深處的扎西崗村,草地像綠毯伸向遠方,一朵朵黃色、紅色、粉色、藍色的小花,點綴其間﹔一群群牽馬的村民和游客,徜徉在花海間,燦爛的笑容綻放在臉上。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忠實踐行“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重要戰略思想,貫徹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提出的依法治藏、富民興藏、長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實基礎的重要工作原則,強基礎、惠民生,社會持續穩定,經濟快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平安西藏、富裕西藏、和諧西藏屹立世界之巔。
幸福像格桑花一樣,盛開在300萬各族人民的心頭。
平安西藏讓人親
每天清晨,海拔3650米的布達拉宮廣場上游人如織,穿上藏裝,手捧哈達,擺出各種姿勢,留下難忘的瞬間。為參觀世界文化遺產,來自世界各地的游人在布達拉宮門前排起整齊的隊伍。
“西藏安全嗎?”長期在藏的人,經常接到內地朋友類似的咨詢電話。進藏后,人們對西藏的疑慮會一掃而光。
被稱為“世界屋脊”的西藏,每年吸引游客達2000多萬人次。7日,“2016·中國西藏發展論壇”在拉薩舉行,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國專家代表為西藏紛紛點贊:“現實中的西藏和很多人想象的並不一樣,西藏人民有自由,享平等,有尊嚴。”
穩定的基礎在基層。走在城鎮的大街小巷,統一標識的便民警務站成了各族群眾的“安全亭”“避風港”。地處拉薩鬧市區的賽康便民警務站,備有氧氣、速效救心丸、開水、雨傘、圖書、輪椅等物,常見朝佛的老人在這裡歇腳、喝茶,有游客在泡面,有小學生趴在桌子上做作業。
從2011年10月起,西藏開展大規模的干部下基層活動,每年選派2萬多名優秀干部進村入戶,幫助農牧民辦實事、解難事,落實各項惠民政策﹔引導群眾每5至10戶組成一個單元,“聯戶保平安、聯戶促增收”,並拓展到機關、企事業單位,基層群眾被廣泛動員起來,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實現維護穩定人人有責。
十八大以來,作為邊疆少數民族聚居區,盡管長期受到境外分裂勢力的干擾破壞,西藏社會局勢實現持續穩定。中國社科院城市公共服務滿意度調查顯示,西藏的群眾安全感位居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前列,首府拉薩市公共安全滿意度連續4年在38個主要城市中名列第一。
富裕西藏使人美
從人民大會堂返回藏東南唐地村,黨支部書記達娃平措把“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獎牌挂在會議室牆上,立即召開黨支部會議,修訂完善“十三五”發展藍圖。
“381畝土地要高效利用,促進合作社轉型升級,建立高原民族特色產品電子商務網站,建設特色產品收購儲藏庫,發展休閑旅游觀光農業……”在農村經濟總收入達919.6萬元、人均收入達到14380元的基礎上,唐地村在小康路上繼續大步前行。
穩定促發展。西藏經濟增速連年保持在兩位數以上,位居全國前列。2015年,西藏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5457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244元。全區生產總值從1965年的3.27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1026.39億元,50年增長313倍。
——墨脫公路通車,結束了全國唯一一個縣不通公路的歷史﹔高等級公路開工建設、陸續通車,公路總裡程達7.8萬公裡﹔拉日鐵路建成運營﹔國內外航線增至60多條,通航城市40多個。
——青藏、川藏電網實現聯網,主電網覆蓋58個縣﹔藏木等多個水電站建成投運,藏中電網結束拉閘限電的歷史﹔旁多水利樞紐建成使用,首次實現藏電外送。
——投入278億元,完成農牧民安居工程,46萬戶、230萬農牧民住上安全適用的房屋。拉薩城市供暖工程投運,惠及千家萬戶。
——率先實現從幼兒園到高中的15年免費教育,有條件的縣市報銷大學生路費,發放生活補貼,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至8年。
——縣級衛生服務中心全部達標,疾控中心全覆蓋,鄉鄉有衛生院、村村有衛生室。城鄉居民、在編僧尼免費體檢,先心病兒童全部免費救治,人均預期壽命達到68.2歲。
——實施西藏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建設規劃,全區水、大氣、土壤質量長期保持優良。
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讓人民共享。西藏堅持把70%以上的財力投向民生領域,著力辦好民生“十件實事”,各族群眾的獲得感明顯增強。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這句話,拉薩市干部挂在嘴邊,記在心裡。墨竹工卡縣年財政收入2.7億元,其中1.2億元投入到民生上,實施“教育、醫療和養老”三大民生工程:學生從幼兒園到大學畢業全免費、老百姓住院全報銷、60歲以上老人每月有補助,群眾張口就夸“社會主義好”。
和諧西藏惹人醉
旅游旺季,大型實景劇《文成公主》在拉薩河南岸天天上演,場場爆滿。文成公主遠嫁吐蕃,開啟了藏漢血脈親情的新紀元。民族團結,成為藏漢人民共同的基因,在新時期得到傳承和弘揚。
朗杰林村,位於拉薩貢嘎機場附近雅江南岸,溪水環繞,樹葉婆娑。在這個有著325戶、860人,以藏族為主的村庄裡,藏族和漢族結親家庭有24戶,成為遠近聞名的“民族團結村”。
西藏現有317萬人口,有藏、回、門巴、珞巴等40多個民族,多民族干部群眾聚居在一起的社區很普遍。每到藏歷新年、春節、古爾邦節等節日,住在一起居民不分民族,都要聚在一起吃“民族團結飯”、跳“民族團結舞”,民族團結的社會基礎越來越牢固。
團結固則百業興。如今的西藏,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生活富裕,文化繁榮,生態良好……幾代人夢寐以求的幸福,就在眼前。
“即使雪山變成酥油,也被領主佔有﹔就是河水變成牛奶,我們也喝不上一口﹔生命雖由父母所生,身體卻為管家佔有。”這是半個多世紀前,西藏農奴面對黑暗世界的苦苦吶喊﹔
“草原碧波在蕩漾,牦牛托著白雲跑﹔歡樂羊群趕太陽,格桑花開滿山紅喲,青稞美酒百裡香……年年都有好光景,幸福日子萬年長。”這是今天的西藏人民對美麗西藏、和諧家園的率性吟唱。
在黨的治藏方略正確指引下,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節點上,西藏將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堅定不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堅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堅定不移促進各族人民交流交往交融,堅定不移保護西藏文化和生態。一個和諧穩定的西藏,民族團結的西藏,宗教和睦的西藏,民生改善的西藏,邊疆鞏固的西藏,生態良好的西藏,必將如雪山上升起的一輪朝日,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據新華社拉薩7月7日電 記者張曉華、薛文獻、白少波)
《 人民日報 》( 2016年07月09日 03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