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華能電力扶貧“蓮花秘境”

墨脫縣實現鄉鄉通電(打贏脫貧攻堅戰)

2016年07月04日04:0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本報電 (記者謝國明、江夏、冉永平)隨著亞讓電站及其線路延伸工程的投產,中國最后一個通公路的縣,素稱“蓮花秘境”的西藏墨脫縣,徹底告別了電力的嚴重短缺。今年電網延伸到墨脫尚未通公路的最偏遠的鄉——甘登,墨脫縣終於實現了電網全覆蓋。華能集團從2012年10月進駐西藏墨脫,通過3年多的努力,電力扶貧已經初見成效。

據墨脫縣負責同志介紹,華能開展電力扶貧以前,墨脫縣人均裝機隻有0.1千瓦。特別是到冬季,全縣的小水電隻能發出300千瓦的電量,缺口大,不穩定,停電是常事。柴油發電機往往成為主要電力來源,光縣城,柴油發電機就有400多台。裝機5000千瓦的亞讓水電站投產后,墨脫的人均電力裝機量提高了4倍,徹底解決了全縣的缺電問題。今年,電網覆蓋了不通公路的加熱薩鄉和甘登鄉,實現了墨脫縣的全覆蓋,墨脫各族人民用電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華能墨脫電力公司經理盧道輝告訴記者,在墨脫3年多的電力扶貧工作,遇到的困難常人難以想象。在未通公路之前,華能員工徒步進出墨脫,每次單程就要3到4天。

2013年10月,扎墨公路修通了,交通條件大為改善。但是,扎墨公路翻越雪山、穿越原始森林,道路狀況非常差,經常會因水毀、塌方、泥石流和雪崩而中斷交通。山高谷深,道路狹窄,7米以上的車輛無法通過,大型設備運輸無法實現。比如,出廠標尺9米的鋼筋,受轉彎半徑限制,都必須鋸成兩段運。而水輪發電機機組等大型設備必須要拆解了才能運輸。沒有公路的路段,就隻能靠人扛騾馱。甘登水電站的水輪機就是由16個壯漢抬進去的,每天行進最多1公裡,最困難的路段一天隻能挪動100米,運輸周期長達半年。

由於是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施工建設,墨脫的電力建設成本至少是內地的4倍以上。

據華能集團總經理曹培璽介紹,華能今后對墨脫乃至西藏的援建和電力扶貧力度將進一步加大。“十三五”期間,華能在墨脫還將對亞讓水電站進行擴容,同時新建一座水電站,屆時可實現區域內電源保障﹔華能還將規劃新建和擴建35千伏變電站3座,35千伏、10千伏及低壓線路新建改建200多公裡。

除了實現鄉鄉通電,華能還將按照縣城的標准,對墨脫進行全面的農村電網改造,讓廣大門巴族、珞巴族農村兄弟,像縣城的居民一樣,用上安全可靠的放心電。

 

《 人民日報 》( 2016年07月04日 01 版)

相關報道:

 

(責編:王吉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