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北京:重大行政決策“晒一晒”

——透過三個案例看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

本報記者 張 璁
2016年01月27日04:5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規劃規劃,不如領導一句話!”老百姓的調侃,道出了法治政府建設的突出症結:重大行政決策制度不健全,要麼政策老是翻來覆去“翻燒餅”,要麼好心卻辦壞了事,一邊干部為難,一邊群眾無感。

  重大行政決策如何規范化、透明化,特別是如何落地細化,是法治政府建設中一直在探索的問題。

  年終歲末,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提出要推進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並對規范行政決策給出了具體措施。

  行政決策走出政府大樓會議室,應該是什麼樣子?這方面我們還缺乏經驗,但探索已經開始。

  日前,記者現場觀察記錄了一場由北京市推進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的2015年度區政府行政決策案例評審會。會上,北京市各區政府將其重大行政決策中的實際案例拿出來“晒一晒”。

  此次涉及的案例包括房屋征收拆遷、養老設施建設等與普通百姓切身利益緊密相關領域,社會矛盾較為集中,政府決策往往較為棘手。各區政府在介紹自身案例時,對決策中的合法性審查、公眾參與、專家咨詢、風險評估、決策實施監督等情況予以了說明。

  各區首先向與會專家學者、媒體記者匯報決策案例情況,之后專家進行點評,並由市依法行政辦當場通報經第三方調查機構調查所得的決策個案社會公眾評價情況。根據以上情況介紹,北京市推進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和各區政府法制辦相關負責人對決策個案進行匿名打分。

  破解征收“補償難”

  案例:東城區鐘鼓樓廣場恢復整治項目范圍內房屋征收決策

  決策過程:鐘鼓樓廣場恢復整治項目位於東城區鼓樓地區,是北京最為著名的歷史景觀和象征之一。但隨著歷史變遷,鐘鼓樓廣場歷史風貌及周邊環境受到很大破壞,特別是近年來,鐘鼓樓地區亂搭亂建現象嚴重,路邊違規修建的民房等建筑普遍存在建筑質量差,侵佔道路的現象,市政設施落后,安全隱患突出。

  2011年11月,東城區政府啟動房屋征收前期准備工作。在房屋征收決策過程中,由居民自願投票,自主選擇房地產評估機構,發放征求意見表,對房屋征收補償方案廣泛征求意見,並對意見採納情況及其理由向居民進行反饋。同時,邀請權威專家多次論証,反復修改征收方案,特別是征收范圍內的房產,均經專家逐一認定,確認其既不是文物,也無歷史價值,並邀請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區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征收論証會,就項目是否符合公益性相關要求進行論証表決。另外,決策中從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等方面對項目進行了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最后在征收補償方案提交區政府會議討論前由政府法制機構進行合法性審查。

  公眾評價:東城區共完成樣本量102位,其中拆遷戶43位,非拆遷戶59位。超九成市民聽說過東城區鐘鼓樓廣場恢復整治及房屋征收決策。兩成以上市民認為東城區政府征求過意見,其中九成參與過意見征求工作。六成市民滿意東城區征收房屋、恢復鐘鼓樓廣場的效果。55.8%的被訪拆遷戶對東城區征收房屋,恢復鐘鼓樓廣場的效果表示滿意。非拆遷戶表示滿意的比例為64.4%。

  專家點評:各地在征收補償中的共同點就是一個“難”字。東城區在重大行政決策的實施中比較到位,有三點做得較好:第一,決策規范化﹔第二,充分考慮公眾的需求﹔第三,決策過程符合中央文件的要求與精神。

  但是這種做法也存在一定不足:第一,在公益性的論証上,政府委辦局參與得多,而人大代表、社會組織代表等參與較少,代表性還應增強,避免開成說服自己的會﹔第二,還應考慮引入第三方評估,同時對評估過程與內容予以規范。

  讓調價更透明

  案例:房山區壓縮天然氣銷售價格調整決策

  決策過程:2012年,相關企業向區發改委反映經營困難,申請對壓縮天然氣價格進行調整。

  房山區首先成立成本監審小組,通過調查企業經營情況,制訂銷售價格調整草案。然后組織舉行聽証會,確定了包括消費者、經營者、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以及政府部門等在內的25人參加。

  公眾評價:調查對象為在房山區居住超過兩年、家裡使用管道天然氣的房山區市民,共完成102個樣本。兩成以上市民聽說過房山區管道天然氣銷售價格調整。全部被訪市民中,無人認為房山區政府在制定管道天然氣銷售價格調整政策時,征求過居民或單位的意見。有三成市民對房山區管道天然氣銷售價格調整工作表示滿意。

  專家點評:發改委的燃氣價格調整涉及面廣,尤其是關系漲價,社會接受度低,政府決策難度大,但是本決策程序完備,比較順利,沒有因為價格調整引起社會波動。

  但這一過程也存在社會參與程度不高等問題。價格調整關涉千家萬戶,本決策中雖然依照常規,召開了聽証會,但是參加聽証的人員主要是政府或者協會推薦的。社會公眾參與的創新方式應用不足。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通過微信、微博等多種形式都可以創新聽証方式,提高公眾參與程度。

  農村資產管理更有序

  案例:門頭溝區農村集體資產信托化經營管理決策

  決策過程:近年來,部分農村通過征地拆遷獲得數額較大的補償款,農村集體資產大幅增長,但也帶來資產管理風險增大等問題。

  門頭溝區引入農村集體資產信托化經營理念。通過對全區村集體經濟資產管理情況進行了調查摸底,選定了試點村以及信托公司。之后按照村級重大事項民主決策程序,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形成決議。信托化經營管理合同則經村民代表協商、專家審核和市銀監會批准,保障了農村集體資產的安全和農民的切身利益。

  公眾評價:調查對象為門頭溝本地村民,共完成102個樣本。七成以上村民聽說過自己所在的村加入了農村集體資產信托化經營管理。超半數村民認為門頭溝區政府征求過意見。八成以上村民對門頭溝區實施“富民系列”資金信托項目的成果表示滿意。

  專家點評:該行政決策創新性強,政府主動作為,通過市場化方式促進農村資產走市場化道路。資產信托化對於農民是全新的主題,通過教育提高了農民的法律意識和風險意識、資產意識。政府沒有包辦代替,而是引導農村通過自治方式進行。

  由於本制度是個創新舉措,法律風險比較大。政府、村委會、農民在決策中處於不同地位,權責不同,需要加強法律風險的控制。該決策事關長遠,開展事后評估有利於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進一步完善,建議可以適時開展事后評估。


  《 人民日報 》( 2016年01月27日 18 版)

(責編:王吉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