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楫勇進在中流(治國理政新實踐)【4】
——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深改關鍵之年工作述評

激活“一池春水” 筑牢文化“軟實力”
——文化體制改革持續推進
“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和文化生產經營機制,建立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習近平
實現中國夢依靠經濟、軍事等硬實力,也要依靠文化、體育等軟實力。如何打造過硬的軟實力?
還是要靠改革。
一年來,一場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文化強國建設,旨在夯實國家文化軟實力根基的改革在文化領域持續推進。
——建立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實現“兩個效益”相統一。
人們清晰記得,一年多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鮮明提出:“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要把握好意識形態屬性和產業屬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
這些重要論述,體現出總書記對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深邃思考,也為當代中國文化體制改革指明了路徑。
國有文化企業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力量,發揮著示范引領和表率帶動作用。如何健全確保國有文化企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體制機制,已成為加快推動文化改革發展的重大課題。
2015年7月1日,中央深改組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推動國有文化企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指導意見》,重點就國有文化企業改革發展中有關內部組織架構、績效和薪酬考核、股份制改造、兼並重組、資產監管運營、干部人才管理等提出具體意見。
專家對這份文件給予充分肯定,認為意見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文化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
衡量一個時代的文藝成就最終要看作品。
“有高原、缺高峰”——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中肯地指出了當下文藝創作的短板。
去年10月,《中共中央關於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的頂層設計出台,突出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為進一步繁榮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事業勾勒出清晰可行的路線圖。
在創新推動下,文化創造活力明顯增強,一大批精品力作涌現出來。文藝界人士稱贊,改革讓文藝回歸本身,文化事業迎來持續繁榮的春天。
——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讓人民群眾共享文化改革成果。
文化的本意,指向“以文化人”。如何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讓人民群眾增強文化獲得感,這是文化體制改革需要破解的又一重要課題。
改革既要有頂層設計,又要有具體突破口。
2015年初,中央深改組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向社會公布。10月,《關於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出台。補齊短板、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裡”成為改革一大亮點。
“以前地處偏遠,獲取文化資源的途徑特別少。自從數字文化走進蒙古包,生活一下變了樣!”說起改革帶來的變化,內蒙古的牧民們直豎大拇指。
——將足球改革作為深化體育管理體制改革的突破口,助力實現體育強國夢。
2015年11月21日,廣州恆大再奪亞冠冠軍,給飽嘗敗績的中國球迷打了一劑強心針。然而,一支俱樂部的輝煌,掩蓋不了人們對中國足球的擔憂。
“發展振興足球,必須克服阻礙足球發展振興的體制機制弊端,為足球發展振興提供更好體制保障。”經過反復醞釀,《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提上了中央深改組的議事日程。
中國足球協會與體育總局脫鉤,不設行政級別﹔建立違法舉報機制,打擊“假賭黑”﹔推動校園足球、新型足球學校、職業俱樂部、社會足球等各種培養途徑銜接貫通﹔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形成足球事業與足球產業協調發展的格局……一條條切中中國足球時弊、回應人民群眾熱切期盼的改革措施,不僅將足球發展推升到國家高度,也為中國體育改革打開了突破口、開辟了試驗田。
回眸2015年,文化體制改革以創新體制機制為重點,還推出了一系列重要改革舉措:探索在新聞出版傳媒企業開展特殊管理股試點,改革全國性文藝評獎制度、全面清理整頓文藝評獎,制定扶持地方戲曲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和對外話語體系建設,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以改革促活力,文化建設春色滿園,生機無限。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奮斗目標,正在從理想變為現實。
![]() |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