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明年起國家統一義務教育學校公用經費基准定額

補貼跟著學生走(在國務院政策吹風會上)

本報記者 李麗輝
2015年11月21日03:5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11月20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務院推進職能轉變協調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吳知論、財政部副部長余蔚平、教育部部長助理陳舜,介紹了《關於簡化優化公共服務流程方便基層群眾辦事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完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通知》的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探索建立“群眾點菜”機制,對不作為亂作為要追責

  11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關於簡化優化公共服務流程方便基層群眾辦事的通知》,把解決困擾群眾的“辦証多、辦事難”問題作為下一步推進“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抓手。

  國務院推進職能轉變協調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吳知論介紹,按照上述要求,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主要任務:一是全面梳理公共服務事項並向社會公開﹔二是凡是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証明和蓋章環節應一律取消﹔三是大力推進辦事流程簡化優化和服務方式創新﹔四是加快推進部門間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五是扎實推進網上辦理和網上咨詢﹔六是加強服務能力建設和作風建設。

  吳知論表示,針對群眾期盼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將盡快推出改進舉措,年底前拿出具體解決方案。同時,在總結一些地方和部門好的探索做法基礎上,推出一些看得准、立得住、能管用、可借鑒推廣的措施。主動回應社會關切,探索建立“群眾點菜”機制、“群眾點贊”平台。對於不作為、亂作為或者說不善為的要進行監督,追究責任。

  2017年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可享受“兩免一補”

  近年來,我國學生流動性加大,出現了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政策不統一等問題,對完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提出了新要求。

  財政部副部長余蔚平介紹,此次通過“三個統一、兩個鞏固”,建立城鄉統一、重在農村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推動“兩免一補”和生均公用經費基准定額經費隨學生流動可攜帶。

  第一個統一,是統一“兩免一補”政策。到2017年統一“兩免一補”政策,即“免除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和對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補助生活費”,調整后,城鄉所有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都能享受“兩免一補”政策。

  第二個統一,是統一公用經費基准定額。2016年統一生均公用經費基准定額,由國家統一制定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公用經費基准定額,中央財政對城市義務教育學校(含民辦學校)將按照基准定額的一定比例給予補助。中央統一確定城鄉義務教育生均公用經費基准定額,中西部的小學是600元,初中是800元,東部的小學是650元,初中是850元。“這樣做,有利於實現教育經費可攜帶,通俗地講,就是錢隨人走。”

  第三個統一,是統一經費分擔機制。調整后,中央和地方對城鄉義務教育實行統一的分項目、按比例分擔的機制。具體來講,國家規定課程免費教科書資金由中央全額承擔﹔寄宿生生活費補助由中央和地方按5︰5比例共同分擔﹔公用經費中央和地方分擔比例西部地區為8︰2,中部地區為6︰4,東部地區為5︰5。

  教育部部長助理陳舜介紹,新的制度實施以后,最直接的受益者主要是這麼幾個群體:第一類學生是從農村到城市讀書的學生,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1300萬左右。第二類學生是寄宿制學生,群體在3000萬以上。第三類學生是在民辦學校就讀的學生,1200萬左右。第四類學生是小規模學校的學生,主要是村小教學點的學生,受益學生在500萬左右。第五類學生是特殊教育的學生,保障程度會大幅提高。


  《 人民日報 》( 2015年11月21日 02 版)

(責編:王吉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