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中國元素展現APEC大家庭的智慧

本報赴菲律賓特派記者  俞懿春  丁  子
2015年11月16日06:1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從中國客車到平板電腦,從中國公司建設的集裝箱碼頭到體現人民幣國際化的金融平台,再到能感受古典中國氣息的孔子學院,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三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即將召開之際,本報記者在馬尼拉不時看到會場內外的中國元素,感受到濃郁的“中國風”。

  走進APEC國際媒體中心所在地馬尼拉世界貿易中心,人們能看到往來穿梭的免費媒體班車。當得知記者來自中國時,菲律賓創世紀交通運輸服務公司運營經理賴利·薩爾布納熱情招呼記者上車,手指向車身的漢語拼音標識對記者說:“看這兒,宇通,來自中國!”

  APEC組委會提供的這27輛客車,在11月12日至19日期間往返於馬尼拉國際機場、指定酒店和國際媒體中心。提起這批班車,薩爾布納的話匣子一下打開了。“這是我們公司6個月前從中國進口的宇通客車,在這次APEC會議上啟用,全都是嶄新的!” 薩爾布納介紹說,創世紀公司從2006年開始大規模進口中國客車,目前有約250輛宇通客車和100多輛金龍客車,“他們來自中國鄭州和廈門!”薩爾布納興奮地說。

  提起中國客車的質量,薩爾布納豎起了大拇指:“這些客車外觀漂亮、性能優良、價格實惠,菲律賓運營的客車基本都是中國產的!”

  11月13日,中國企業華為菲律賓分公司向總部設在馬尼拉的APEC工商咨詢理事會(ABAC)秘書處捐贈了100台華為生產的平板電腦,用以支持ABAC無紙化辦公進程。分公司公共及政府事務主管劉濤告訴本報記者,平板電腦將供參加ABAC的各經濟體工商界代表使用。ABAC主席朵麗絲·麥格賽賽—何女士表示,中國公司的捐贈促進了APEC所倡議的更具環保意義的工作方式。

  在國際媒體中心以北約7公裡的馬尼拉國際集裝箱港(MICT),11月13日,中國公司修建的一個集裝箱堆場工廠順利完工。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MICT項目經理張紅波告訴本報記者,受馬尼拉交通影響,集裝箱在MICT卸船后難以快速運出港口,因此港口必須辟出更多區域安放集裝箱,“我們在業主要求下,把原本港口一塊4.8公頃的不規則空地改建成集裝箱堆場,滿足了未來兩三年內馬尼拉港貨物增長的需求。”

  談起施工情況,張紅波感慨地說,項目合同工期隻有240天,包含辦理許可、設計和施工等多個環節,而且工期中的大部分時間屬於菲律賓的雨季。“中國企業憑借勤勞刻苦的精神、豐富的施工經驗和材料設備優勢,在中間節點和最終工期上都提前完成了任務。業主對我們的施工非常滿意,已經與公司結成戰略合作伙伴,共同開拓全球市場。”張紅波高興地說。

  中國銀行馬尼拉分行坐落於菲律賓金融中心馬卡蒂,是中國在菲律賓唯一的中資銀行。2013年10月,中行馬尼拉分行與菲律賓交易系統控股集團合作,正式啟動人民幣資金匯劃系統﹔2014年8月,菲律賓人民幣實時清算系統正式投入運行。分行行長鄧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今年以來,菲律賓人民幣業務交易量上升勢頭明顯。由於人民幣清算加快了資金清算效率,降低了企業的交易成本,不僅當地銀行參與的積極性高,當地人對人民幣業務的需求更是非常大。”記者在銀行大廳拍攝時,看到前來辦理業務的菲律賓商人絡繹不絕。

  同樣在馬卡蒂,菲律賓雅典耀大學孔子學院讓人感受到古色古香的中國氣息。中式桌椅、案幾、屏風、古箏琴聲,中國文化的博大魅力在這裡體現得淋漓盡致。記者在孔子學院內看到,漢語初級班的6名外國學生正在興致勃勃與老師交流。45歲的力托·埃斯科托已經在這裡學習了1個多月,他告訴本報記者,自己在一家跨國企業任職,經常去中國出差和旅游,“我對中國的歷史和建筑非常著迷,我還有一些中國朋友,我非常希望未來能夠用漢語跟他們交流。”

  雅典耀大學孔子學院中方第三任院長梁廣寒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菲律賓目前有4所孔子學院,而雅典耀大學孔子學院是歷史最久的一家。總部加上各教學點,共有學生1.3萬余名,成為中華文化世界共享的窗口、中菲文化交流的平台、國家形象建構和公共外交的新渠道。”

  APEC會場內外,從工業、科技、金融到文化,中國元素正展現著中國作為APEC大家庭成員的智慧和貢獻,裝點著亞太經濟合作的美好前景。

  (本報馬尼拉11月15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5年11月16日 02 版)

(責編:崔東、王吉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