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制度建設 嚴程序執行
上海:提升選任干部科學性(深度關注·選人用人新氣象③)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核心閱讀
新修訂的《干部任用條例》明確了新時期做好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基本規章和遵循。一年多來,上海積極貫徹落實《條例》,重制度建設、嚴程序執行,切實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力求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更為科學有效。
重制度建設,選人用人有機制
如今,自貿區的“負面清單”早已深入人心。在上海長寧區,干部選任也有個“負面清單”——立足基本環節,通過“反向思考”,針對干部選任的基本環節,長寧區委組織部著眼可能出現的問題,梳理形成了一份涉及26項內容的“負面清單”,並在每個環節設置了啟動下一步驟的“先決條件”。
“這是一種底線思維,告訴大家哪些地方是紅線。凡事從壞處准備,才能爭取到最好的結果。”長寧區委組織部干部監督室主任向可揚介紹,“我們接連3年對干部選任開展專項調研,梳理了多年來干部選任的各方面規定、‘常見病’‘多發病’以及容易出的漏洞,設置出‘負面清單’高壓線,更能引起大家的警覺。”
扎實推進制度體系建設,是上海積極貫徹落實《條例》的首要前提。結合學習《條例》,上海組織力量認真開展專題調研,全面回顧總結近年來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實踐,逐一梳理有關制度性文件和內部規定,按照“廢、改、立”原則,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和完善的思路措施,形成有效管用、簡便易行的選人用人機制。
比如,針對預判的問題和風險,長寧區委組織部為此制定了30項配套措施,形成“兩圖一表九項制度”,通過一系列“規定動作”和“工作規范”,構建干部選拔任用風險防控體系。其中僅《長寧區干部選拔任用記實表》,就有100多個選項需勾選。
此外,上海還重點開展《改進市管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程序研究》課題調研,研究制定《市管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基本程序》。同時,圍繞《條例》明確的動議、民主推薦、考察、討論決定、任職5個基本環節,細化研究《市管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流程的基本規范》,梳理“流程圖”,積極推廣干部選拔任用全過程紀實。
嚴工作規程,考察識別在一線
圍繞貫徹《條例》,上海十分注重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把關作用,切實強化黨委(黨組)、分管領導和組織部門在干部選拔任用和考察識別中的責任。要近距離考察接觸干部,多渠道了解、綜合性把握,全面掌握干部的活情況和新變化。
為進一步規范干部考察訪談工作,市委組織部制定出台了《干部考察訪談工作要點》,對考察訪談前、中、后三個環節的相關工作要求逐一作了明確和規范,使整個訪談工作具體可操作,同時結合年度考核、審計、信訪情況和巡視成果等對考察對象進行綜合評判,進一步考准考實干部。
把識人察人的功夫花在平時、基礎打在日常,成為上海組織系統的共識。以崇明縣為例,縣委組織部干部科的干部分別聯系10多家鄉鎮、委局和企事業單位,確保全縣80多家基層單位全覆蓋。縣委組織部長、副部長定期或不定期約談基層單位正副職領導,做到四個“必談”:職務變動必談、發現苗頭性問題必談、有重要信訪反映必談、家庭發生重大變故必談。
“聯絡員定期走下去,重點了解班子日常運作、制度建設等情況,了解領導干部的政治素養、精神狀態、工作能力等情況,同時注意了解該單位年輕干部培養情況。”崇明縣委組織部副部長黃曉霞表示,“平時去聽和啟動選拔程序后去聽效果是不一樣的,平時一定要下基層去走、去聽、去了解,要加強干部的日常‘維護’和‘保養’。”
如今,研判結果已成為崇明干部配備與“問責”的重要依據。兩年來,全縣在82個領導班子、239名領導干部的調整配備中運用了研判結果,74人提任進班子﹔對12名主要領導專門約談,指出班子存在問題並提出整改要求﹔對28名表現一般的干部提醒談話,督促整改﹔對11名表現較差、不適合現崗位的干部進行了調整。
無獨有偶,上海市公安局黨委則通過探索平時考核制度與建立重大安保任務等戰時考察制度相結合,到一線實地考察了解干部,拓寬選人用人視野。市公安局黨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安系統非常重視干部在關鍵時刻的表現,在大戰、硬戰時的作風。在重大安保任務、階段性重大專項活動時,展開戰時跟進考察,直接到一線實地考察了解干部,發掘關鍵時刻表現成熟、關鍵時刻沖得上去的干部,從而將優秀干部,尤其是有擔當的年輕干部充實到儲備人才庫中去。
解重點難點,提升選任科學性
“實踐中,我們感到新修訂的《條例》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為進一步做好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指明了方向,強調了准則,同時明確了實體性要求和程序性要求。”上海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徐澤洲表示,“當前的重要工作是以貫徹落實《條例》為契機,積極探索解決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重點和難點問題。”
著眼解決“四唯”問題,切實增強干部工作科學性,今年初,市委組織部專門研究制定了《市管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分析研判工作辦法》,通過定向測評、抽樣調查、深度訪談、自我評價等方法,結合年度考核和平時掌握的情況,對領導班子的思想作風、運行情況、工作實績、整體結構、優化方向和領導干部的政治素質、能力水平、履職成效、作風表現、廉潔自律等作全面分析研究、持續跟蹤了解,及時提出調整配備建議。
今年以來,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主持,上海市委已先后聽取市政法、國資、金融等系統和區縣領導班子及領導干部綜合分析研判情況的匯報。
上海各單位也結合實際積極探索。“靜安區高端樓宇經濟突出,青年白領集中。為此,在2014年團區委換屆時,我們特別面向社會遴選在年輕白領中有號召力的年輕干部。最后,區社會組織‘白領驛家’理事長、1987年出生的吳佳妮當選為團區委副書記,打破了體制機制的束縛。”靜安區委組織部干部科科長左寧介紹。
“區委組織部的視野也通過打破處、科級管理壁壘向下延伸。”左寧說,“以往處級干部區委管、科級干部單位管,導致組織部對科級干部的了解比較碎片化、零星化。現在,靜安區通過完善干部工作領導小組的方式統籌指導區干部工作,將各單位的優秀科級干部納入視野,實現干部培養、管理、選拔的一體化、系統化。”
《 人民日報 》( 2015年11月10日 18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