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把握現在 開創未來

——寫在兩岸領導人會面之際

本報記者 王堯
2015年11月07日04:0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1993年4月27日至29日,新加坡。汪辜會談在這裡舉行,海峽兩岸授權民間團體的最高領導人首次會談,兩岸關系揭開新的一頁。

  2015年11月7日,世界的目光再度聚焦新加坡,兩岸領導人會面將在這裡舉行,兩岸高層政治互動往來踏出關鍵性一步。

  走過冰封隔絕,走過敵意對峙,走到和平發展。今天,兩岸同胞往來之頻繁、經濟聯系之密切、共同利益之廣泛,前所未有。兩岸邁入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時代,成果豐碩,令人振奮。

  高瞻遠矚 運籌帷幄

  “兩岸一家親”“兩岸是割舍不斷的命運共同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大家一起來干”“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保持對台工作大政方針連續性基礎上,准確把握兩岸關系發展大勢,就台灣問題和對台工作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提出許多富有創見的新理念新觀點新要求,豐富發展了中央對台方針政策,成為做好新形勢下對台工作的行動指南。

  2014年2月18日,習近平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一行,發表《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重要談話,情真意切、一語中的:希望兩岸雙方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順勢而為,齊心協力,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取得更多成果,造福兩岸民眾,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台灣同胞因自己的歷史遭遇和社會環境,有著自己特定的心態。我們完全理解台灣同胞的心情。熨平心裡創傷需要親情,解決現實問題需要真情,我們有耐心,更有信心。

  談話發表后,在海峽兩岸引起強烈反響。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對台工作,密切關注台海形勢發展變化,為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傾注了大量心血。他在對台灣問題長期觀察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根據兩岸關系發展的新形勢、新特點,提出了一系列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新理念、新主張,促進兩岸關系不斷取得新進展。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流露著對台灣同胞的理解與關愛,追求的是同胞間感情的融洽和心靈的契合,為新形勢下我們做好台灣同胞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直面兩岸間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和難題,提出積極探索解決之道。2015年5月4日,在會見來訪的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時,習近平語重心長地說:兩岸關系處於新的重要節點上。兩岸關系路應該如何走,是擺在兩岸所有政黨和社會各界面前的一個重大問題,攸關中華民族和國家未來,攸關億萬民眾福祉,需要我們大家認真思考。

  中央台辦指出:習總書記會見朱立倫時的重要講話,站在民族復興的高度和兩岸關系發展歷史與未來的交匯點上,深刻總結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經驗和啟示,指明了新形勢下國共兩黨關系、兩岸關系發展的方向和路徑,體現了對兩岸關系未來發展的戰略思考。

  和平發展 合作共贏

  兩岸同胞難以忘記,2008年6月12日,海協會和海基會領導人在北京會談,中斷9年的兩會制度化協商正式恢復。

  2008年11月4日,台北。簽字, 互換文本……筆起筆落之間,兩岸間又一個重要時刻來臨:兩會就兩岸海運、空運、郵政和食品安全問題簽署協議,兩岸同胞渴盼經年的兩岸直接通航、通郵變為現實。

  2015年6月14日,海峽論壇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宣布,大陸將進一步為兩岸同胞交流創造更好的條件,包括對台胞來往大陸免予簽注,並適時實行卡式台胞証。“說走就走”的大禮包一出,兩岸“朋友圈”瞬間就沸騰了。

  從2008到2015年,這樣的“意外驚喜”接二連三。

  2015年10月14日,張志軍在廣州與台灣方面陸委會主委夏立言會面,雙方共同回顧了2008年以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歷程,一致認為:兩岸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上,推動兩岸關系走上和平發展道路,維護了台海和平穩定,增進了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受到兩岸民眾的廣泛支持和國際社會的歡迎。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成果值得倍加珍惜,經驗彌足珍貴。

  兩岸同胞感受深切,五項成果有目共睹:

  ——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兩岸政治互信不斷增強。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建立常態化聯系溝通機制,雙方負責人實現互訪。

  ——兩岸協商取得積極成果,海協會與海基會舉行了11次領導人會談,簽署了23項協議,解決了許多關系到兩岸同胞切身利益的問題。

  ——兩岸經濟合作擴大深化,推動兩岸經濟關系朝正常化、自由化及經濟融合方向發展。實現兩岸全面、直接、雙向“三通”,簽署實施了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7年來,兩岸貿易額增加近700億美元。

  ——兩岸各領域交流蓬勃發展,兩岸人員往來規模7年來翻了一番,2014年達到940余萬人次﹔2015年1至8月達到655萬人次,同比增長7%。

  ——兩岸同胞務實溝通,妥善處理涉外事務,減少了內耗。大陸歡迎台灣以適當名義加入亞投行,以適當方式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兩岸同胞相向而行,四點經驗貴在堅持:堅持走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道路﹔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政治基礎﹔堅持開展兩岸協商談判、推進各領域交流合作﹔堅持為兩岸民眾謀福祉。

  “廣大台灣同胞正是從2008年之前與之后兩岸關系不同道路的境遇對比中,更加清醒認識到‘台獨’分裂的禍害,更加深刻地感悟到和平發展才是正道。”張志軍說。

  中流擊水 砥礪前行

  “歷史不能選擇,但現在可以把握,未來可以開創。”當兩岸關系進入“深水區”,兩岸雙方需要拿出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擔當精神,著眼未來、聚同化異,為“解題”創造條件,尋求辦法。

  打破堅冰凸顯智慧和勇氣,蹚過“深水區”需要責任與擔當。

  峰回路轉,石破天驚。2015年11月4日,張志軍宣布:經兩岸有關方面協商,兩岸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將於11月7日在新加坡會面,就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交換意見。此次會面將開啟兩岸領導人直接交流溝通的先河,踏出兩岸高層政治互動往來的關鍵一步,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事件。

  砥礪前行,務實安排。在兩岸政治分歧尚未徹底解決的情況下,兩岸根據一個中國原則為雙方領導人會面作出了務實安排,兩岸領導人得以實現面對面的直接交流,這體現了擱置爭議、相互尊重的精神,凸顯了高瞻遠矚的政治智慧和責任擔當。

  多位專家學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兩岸領導人會面是兩岸關系的歷史性突破,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這是兩岸中國人給世界的驚喜。兩岸領導人面對面溝通,具有重要意義,必將在中國歷史上寫下重要的一頁。”全國台灣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楊幽燕說。

  “此次會面標志著兩岸雙方在政治互信方面踏上了新台階。這是很不容易的,是一件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事情。”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說。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在兩岸領導人即將實現歷史性會面之際,我們真誠希望,兩岸雙方秉持誠意、互釋善意,相向而行、迎難而上,攜手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


  《 人民日報 》( 2015年11月07日 04 版)

(責編:張政、劉軍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