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中越“四好”精神閃耀時代光芒

“山連山、水連水”“共飲一江水,早相見、晚相望,清晨共聽雄雞高唱”——耳熟能詳的歌曲,形象地唱出中國和越南兩國的鄉鄰之情。源遠流長的友誼,注入時代新內涵。11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越南進行的國事訪問,成為中越關系發展史的新坐標。
“同志加兄弟”傳統友誼歷久彌堅
中越兩國悠久的傳統友誼,是兩國人民彌足珍貴的共同記憶。“中越傳統友誼是由雙方老一輩領導人親手締造的,是兩黨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寶貴財富,應該倍加珍惜、精心維護。”今年4月,習近平同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舉行會談時所言,就高度評價了中越傳統友誼。
65年的中越關系一路走來,值得雙方共同總結歷史經驗,共同擘畫未來。近年來,中越兩黨、兩國領導人多次會面,就進一步深化中越全面戰略合作達成重要共識。
2011年年底,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訪問越南。甫抵河內,便前往市中心的巴亭廣場,瞻仰胡志明陵墓並敬獻花圈。曾接待習近平參觀胡志明主席故居的故居管委會原主任裴金鴻告訴記者:“習近平聽得很認真,並對兩國老一輩領導人結下的深厚友誼點頭稱贊。”
而今在這次訪越期間,習近平多次強調,兩國在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斗爭中並肩戰斗,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中相互幫助,由毛澤東主席、胡志明主席等雙方老一輩領導人親手締造的“同志加兄弟”傳統友誼歷久彌堅,是中越雙方必須維護好、傳承好的共同財富。
俄羅斯莫斯科大學法律系教授米哈伊爾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越兩國不僅有著長期的友好合作關系,而且都是社會主義大家庭成員,雙方已解決了陸地和北部灣劃界問題,奠定了兩國邊境地區的穩定,使得兩國人民的生活更加便利。雙方一致同意秉持“長期穩定、面向未來、睦鄰友好、全面合作”方針和“好鄰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精神,推動中越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越共中央委員、中央對外部部長黃平君對本報記者表示,盡管地區和世界形勢深刻變化、兩國關系有起有落,但兩黨、兩國之間的傳統友誼始終是主流。
“中越傳統友誼必將跨越歷史長河,歷久彌深,歷久彌新。”習近平寄語兩國青年“永遠銘記攜手相助的珍貴歷史,銘記中越傳統友誼的深刻內涵,使中越兄弟情誼永葆青春”,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利益相融、目標相同的命運共同體
“我們不僅僅是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更是利益相融、目標相同的命運共同體。”習近平的論述讓世界進一步理解了中越互為重要近鄰和合作伙伴的內涵。
中越兩國政治制度相同、發展道路相近、前途命運相關。隨著時代的發展,中越關系內涵不斷豐富、水平不斷提高,雙邊關系正朝著建設中越命運共同體的方向不斷前進。2008年,中越關系提升至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新高度。今年以來,中越兩黨、兩國領導人交流密集,達成了許多重要共識。
在共同努力下,“一帶一路”和“兩廊一圈”的對接創造了中越關系發展的新契機,為深化兩國全面戰略合作注入新的強勁動力。中國連續11年成為越南最大貿易伙伴,越南則在去年成為中國在東盟內的第二大貿易伙伴,中越合作潛力巨大。有分析認為,此次訪問促進了中越雙方繼續加強在兩黨合作、基礎設施建設、經貿投資、文化教育等方面合作,中越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發展將獲得新動力。
越南文化體育旅游部部長黃永愛對本報記者表示,中越推進發展戰略對接,不斷加強在工業產能、貿易和投資等領域的合作。中國是越南最大的旅游客源地,2014年越南接待來越中國游客190多萬人次。巴基斯坦時事評論員安薩爾·巴蒂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好鄰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的提法說明了中越兩國命運相連。兩國在經貿和投資等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勢頭很好。習近平主席此次訪問加深兩國的傳統友誼,並有助於挖掘兩國的合作潛力,實現優勢互補,打造互利共贏的局面,這是時代的需要,也符合兩國的共同利益。
中越關系從傳統友誼中走向未來,對地區乃至世界都具有影響力。米哈伊爾說,中國是舉世矚目的世界大國,越南是東南亞地區最有實力的國家之一。兩國的友好合作不僅符合兩國的共同利益,也直接影響著東南亞乃至整個亞洲的穩定,對世界和平與穩定也具有重要意義。越南共產黨中央理論委員會副主席武文賢對本報記者表示,中越雙方加強各領域交流合作符合兩國共同利益,也有利於本地區和平與發展。印尼比納斯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研究員喬納斯對本報記者說,中國和越南有著歷史悠久的傳統友誼,豐碩的經貿成果和活躍的人文交往有利於兩國共同發展,更對地區的和平繁榮意義重大。
“千金隻為買鄉鄰”
中國有句古語:“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越南有句俗語:“獨木難成林,三樹聚成山。”習近平啟程之際在越南《人民報》發表題為《攜手開創中越關系的美好明天》的署名文章,引用中越兩國深富哲理的話語,指明了中越守望相助、攜手前行的意義所在。
“千金隻為買鄉鄰”,這是對親誠惠容理念的又一次生動詮釋。習近平主席此行再次鄭重強調,中方將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秉持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致力於建設亞洲命運共同體,推動中越關系在新時期持續健康穩定向前發展。
人們記得,2013年10月習近平在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上強調,中國周邊外交的基本方針,就是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堅持睦鄰、安鄰、富鄰,突出體現親誠惠容理念。
人們看到,親誠惠容理念在中國對越關系發展中得到生動體現。中越兩國貿易穩定增長,雙邊貿易數字不斷刷新紀錄。2014年,中越雙邊貿易額約836.4億美元,同比增長27.7%。此次訪問的成果,又進一步展示出中國深化同越南在互聯互通、互利共贏道路上的合作前景,勢將化為中越兩國人民更多福祉所在。
俄羅斯科學院高級研究員彼得羅夫斯基對本報記者表示,中越兩國共同的信仰和目標推動著兩國共同發展、共同進步、共同繁榮。在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密切的未來,中越理當更加緊密合作,共同維護東南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歐洲議會議員助理兼歐中友好小組秘書長蓋琳表示,中越雙方的合作,表現了中國願意與廣大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一同共享經濟紅利、合作共贏的堅定立場和信心。
歷史的一頁見証,習近平主席為中越兩黨兩國關系今后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彼此做互信互助的好同志、合作共贏的好伙伴、相親相望的好鄰居、常來常往的好朋友。人們期待,站在歷史新起點上的中越兩國,一起登高望遠、攜手努力,開創中越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新局面。
(本報北京、河內、伊斯蘭堡、雅加達、莫斯科、布魯塞爾11月6日電 記者孫廣勇、韓碩、劉剛、王天樂、楊迅、庄雪雅、陳效衛、林雪丹、張杰)
《 人民日報 》( 2015年11月07日 06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