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這些年,習近平還對台灣各界說過啥?

【查看原圖】

  導讀

  11月4日,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宣布,經兩岸有關方面協商,兩岸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將於近期會面。

  這次會面為何會引發各界高度關注?十八大以來,習大大還曾會見過台灣方面的哪些人士?台灣方面對他“好感度”有多高?一起了解一下!

  自1949年以來,“習馬會”面將成為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面,意義重大無需多言。首先當然要了解與之有關的細節!

  會面大起底!

  時間:11月7日

  地點:新加坡

  雙方將如何稱呼?

  今天,張志軍在証實消息的同時表示,此次會面,雙方以兩岸領導人身份和名義舉行、見面時互稱“先生”,是經雙方商定的。這樣的稱呼是在兩岸政治分歧尚未徹底解決的情況下,根據一個中國原則做出的務實安排,體現了擱置爭議、相互尊重的精神。

  為何選擇新加坡?

  同樣是在綜合考慮了各種因素之后,本次會面選擇在新加坡舉行。事實上,早在1993年4月,在海協會和台灣海基會1992年達成兩岸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基礎上,第一次“汪辜會談”正是在新加坡舉行。當時,該會談建立了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推進兩岸制度化協商的機制,有力推動了兩岸關系發展。

  會面將有哪些議程?

  本次會面中,兩岸領導人將就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交換意見,探討深化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增進兩岸民眾福祉等重大問題,以維護和進一步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會面結束后,雙方還將共進晚餐。

  當前兩岸關系再度處於重要節點,面臨向何處去的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張志軍稱此次會面是兩岸雙方順應兩岸同胞心願和時代潮流共同採取的一項重大舉措,將開啟兩岸領導人直接交流溝通的先河。

  意義究竟多重大?

  對於本次會面的重大意義,張志軍稱,兩岸領導人實現會面是兩岸關系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事,將兩岸交流互動提升到新高度,開辟兩岸關系發展新空間。這將有利於兩岸雙方加強溝通、增進互信、管控矛盾分歧,鞏固共同政治基礎,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維護台海和平穩定,也有利於地區和平穩定。

  自1949年以來,兩岸關系歷經風雨,跌宕起伏。從激烈軍事沖突,到長期尖銳政治對峙,直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才打破相互隔絕的堅冰,兩岸同胞開始交流往來。本世紀的前幾年,由於“台獨”分裂勢力的挑舋,兩岸關系一度瀕臨危機。在兩岸關系緊張動蕩的時候,是很難想象兩岸領導人能夠面對面坐在一起的。

  正是因為過往種種,才使得各方一致認為,本次會面意義非凡。

  這些年,習大大還對台灣各界說過啥?

  據不完全統計,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先后會見台灣各界人士不少於11次。那麼,此前的這些會面分別發生在什麼時候?他曾經說過什麼?

  2015年9月1日,習大大會見了前來參加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的連戰等台灣各界代表

  會面中,他稱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民族團結奮斗的結果。並強調兩岸同胞要牢記歷史、緬懷先烈、團結一心、維護勝利成果。

  2015年5月4日會見朱立倫率領的中國國民黨大陸訪問團

  這次會面,習近平指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成果來之不易,經驗彌足珍貴。概括地說,就是要堅持走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道路,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政治基礎,堅持開展兩岸協商談判、推進各領域交流合作,堅持為兩岸民眾謀福祉。

  2015年兩會期間,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革台盟台聯委員

  他表示,從根本上說,決定兩岸關系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發展進步。我們要保持自身發展勢頭,同時採取正確政策措施做好台灣工作。和平是寶貴的,和平需要維護。

  2014年11月9日會見台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一行

  會面時,他說,希望兩岸雙方共同努力,排除干擾,為擴大和深化兩岸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等各領域交流合作採取更多積極措施,尤其要為兩岸基層民眾、青年交流往來多創造條件,以增進相互了解,融洽彼此感情,實現心靈契合。

  2014年9月26日會見台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

  他強調,對於任何分裂國家的行徑,我們絕不會容忍。歷史已經並將繼續証明,“台獨”之路走不通。並且再次重申對台灣同胞一視同仁,無論是誰,有過什麼主張,隻要現在願意參與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都歡迎。

  2013年10月6日,會見台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等

  他說,要珍惜歷史機遇,保持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良好勢頭。兩岸民眾都希望兩岸關系取得更大進展。雙方應該順應民心、抓住機遇,促進兩岸關系發展取得新成果。增進兩岸政治互信,夯實共同政治基礎,是確保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關鍵。

  2013年6月13日,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

  他表示,兩岸關系已站在新的起點上,也面臨著重要機遇。我們應該認真總結經驗,清醒認識並主動因應形勢發展變化,堅定不移走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道路,鞏固和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推動兩岸關系不斷取得新的成就。

  2014年5月7日會見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等

  兩岸青少年身上寄托著兩岸關系的未來。要多想些辦法,多創造些條件,讓他們多來往、多交流,感悟到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潮流,感悟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趨勢,以后能夠擔當起開拓兩岸關系前景、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

  2013年4月8日會見台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等

  他表示,大陸方面對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決心是堅定的,方針政策是明確的。我們將保持對台大政方針的連續性,繼續實施行之有效的各項政策,促進兩岸關系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更好造福兩岸同胞。

  2013年2月25日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等

  他表示,兩岸同胞血脈相連,是一家人。維護好台灣同胞權益,發展好台灣同胞福祉,是大陸方面多次作出的公開宣示,也是我們新一屆中共中央領導集體的鄭重承諾。

  2014年2月18日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及隨訪的台灣各界人士

  不論是幾百年前跨越“黑水溝”到台灣“討生活”,還是幾十年前遷徙到台灣,廣大台灣同胞都是我們的骨肉天親。大家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本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兩岸同胞雖然隔著一道海峽,但命運從來都是緊緊連在一起的。

  台灣方面對習大大“好感度”有多高?

  事實上,對於習大大,台灣方面也多次釋放出積極信號。

  2015年03月,習近平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的民革、台盟、台聯委員時所發表的對台重要講話,就曾受到台灣輿論的積極評價。

  對於這番講話,《聯合報》在頭版頭條刊出了題為《基礎不牢 地動山搖習近平重申“九二共識”》的報道,認為習近平提出四個“堅定不移”,為大陸對台工作定調。

  《中國時報》刊文呼吁,在兩岸關系上,台灣必須抓緊時間,掌握機遇,以優秀的人力資源,加入“一帶一路”發展列車,爭取台灣經貿發展和產業升級,讓台灣夢和整個中國夢相結合。

  《旺報》刊發了《對台講話展現力量與情感》的文章,認為習近平的講話,可以視為一種力量和自信的展現,同時也可以視為一種情感和期待的展現。

  2015年5月4日,習近平在京會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引起海內外矚目。此后,台灣各大平面、廣電、數字媒體以重點版面、篇幅報道此次國共領導人會面。《聯合報》前四個版面是此次會面的特別報道,從“聚焦青年”、“現場直擊”、“政治效應”等角度深入報道並分析此次兩黨領導人會面所傳達的訊息,“民意論壇”版面刊載了6篇相關評論文章。

  2014年12月14日,習近平所著《擺脫貧困》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在台北首發。當天便基本賣斷。隨即福建新華發行集團又緊急空運《習近平談治國理政》500本前往台灣。“這兩本書絕對暢銷!”台灣天龍文創圖書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沈榮裕表示。

  2013年4月,習近平在海南博鰲會見了蕭萬長一行后,受到台灣輿論高度關注,島內主要報紙均作大幅報道並紛紛發表評論,認為習近平等新一屆領導人持續對台釋放善意,將進一步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與經貿交流。

  文/駱沙綜合整理自黨員學習微平台、央視新聞、人民網、新華網

來源:中國青年報微信公號  2015年11月05日10:06
分享到:
(責編:袁勃)

相關圖集

查看更多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