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晉元高級中學
四行忠魂育后人

![]() |
圖⑧:紀錄片《生死地——1937淞滬抗戰實錄》中的謝晉元像。 |
![]() |
圖⑨:戰火中的四行倉庫。 |
“晉元決心殉國,誓不輕易撤退,亦不作片刻偷生之計,在晉元未死之前,必向倭寇索取相當代價。余一槍一彈,亦必與敵周旋到底!”
——謝晉元遺書
在上海,有一所百年老校,原名華童公學,1945年,為紀念遇刺身亡的謝晉元將軍,改名為晉元中學。據介紹,該校每年新生入學第一課,都要學習謝晉元的愛國事跡。校園裡,立有抗日英雄謝晉元將軍的全身銅像。銅像高4.8米,寓意“四行倉庫”“八百壯士”。
1938年時,華童公學是滬西地區唯一一所市立中學,離四行倉庫、“孤軍營”都不遠。當時,常有學生自發到“孤軍營”慰問。1941年4月24日清晨,謝晉元在“孤軍營”不幸遇難。消息傳出,舉國震驚,上海各界數十萬人前往“孤軍營”吊唁。滬西一帶,素衣白馬,途為之塞。
民族英雄,人們從未遺忘。謝晉元的銅像前,依舊鬆柏青青。2015年8月,淞滬會戰78周年紀念日之際,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正式開館,成為上海乃至全國少有的戰爭遺址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日雙方在淞滬地區投入了百萬軍隊,進行了三個多月的鏖戰。這是全面抗戰爆發以來的第一場大會戰。四行倉庫,是淞滬會戰中最為著名的戰場之一。
10月26日,謝晉元臨危受命,率部向四行倉庫集中。此去,凶多吉少,謝晉元寫下遺書。此時,四行倉庫西面的建筑已經為日軍佔領,日軍以機槍、平射炮轟擊四行倉庫,最激烈時,幾乎是每秒鐘發炮一響。整整兩天一夜,不休不眠,孤軍在數倍於己的日軍猛攻下依舊巋然不動。隔著蘇州河,倉庫的對面便是租界。租界裡的英國人作為中立者,勸四行孤軍放棄抵抗,得到的回答是“我們為中國而生,死不足惜”。
滬上名醫陳存仁在回憶錄中寫道:這時,租界到閘北的電話已經不通,忽然有一個懂得軍事旗號的人,自告奮勇向對岸孤軍打旗號,問他們需要什麼要緊的援助物品,對方也旗號回答:什麼都不要,隻要一面國旗。
緊貼著四行倉庫靠租界一側的,是一棟兩層樓高的煙紙店,已人去樓空。這裡是四行倉庫守軍與租界的唯一通道。夜幕降臨,童子軍楊惠敏將一面四米長的巨大國旗裹在身上,冒著危險,進入了四行倉庫。29日清晨,四行倉庫所在的閘北,已全被日軍佔領,到處懸挂著血腥的太陽旗。河對岸的公共租界內,滿是觀戰的市民。每一個戰火中的上海軍民,都注視著那面在四行倉庫樓頂緩緩升起的國旗。
10月30日,這支孤軍已經在四行倉庫堅守4晝夜,擊退日軍數十次進攻,蘇州河邊這幢灰色樓房,在炮火和彈雨中巍然屹立。《歌八百壯士》的歌曲響遍上海:“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謝團長!寧願死,不退讓﹔寧願死,不投降!同胞們起來,快快上戰場,拿八百壯士做榜樣!”
此時,謝晉元已收到了撤退命令。31日凌晨,謝晉元率部沖出重圍,退入租界。不料租界工部局屈服於日軍壓力,違背諾言,將壯士們羈留在膠州路一塊空地裡,上海市民稱為“孤軍營”。
謝晉元滿腔悲憤,每日清晨帶領孤軍唱國歌,舉行精神升旗儀式,出操上課,教育部屬勿忘愛國軍人的人格和國格。1940年3月,漢奸汪精衛派員以陸軍總司令的高官誘降,謝晉元嚴詞拒絕。軟硬兼施無效,敵偽收買叛兵4人於1941年4月在早操時乘謝晉元不備,用匕首將其刺死。遇害消息傳出后,舉國震驚。國民政府追晉他為陸軍少將。上海數十萬民眾前往瞻仰遺容。
謝晉元之子謝繼民,和父親一生從未謀面。他曾在四行倉庫舊址博物館為參觀者講解當年的故事,他說,這是在傳承愛國主義精神。
《 人民日報 》( 2015年09月05日 06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