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管理要成效 向改革要活力
——各地各部門努力建設一支符合好干部標准的事業單位領導人員隊伍

上海市逐步取消事業單位干部行政級別,打破干部身份終身制﹔山東省著力打破干部部門化和跨領域交流壁壘,加大黨政機關與事業單位領導人員交流力度﹔中央宣傳思想文化系統努力把政治可靠、德才表現好、真正有“幾把刷子”的干部選拔到領導崗位上來……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緊密結合實際,堅持好干部標准,堅持從嚴教育管理監督,加大改革力度,激發隊伍活力,事業單位領導人員隊伍建設取得較好成效。今年5月28日起施行的《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管理暫行規定》,為進一步加強和規范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管理提供了基本遵循,為推進領導人員管理制度改革增添了新的動力,事業單位領導人員隊伍建設邁入了新的征程。
凝聚共識 完善制度
統計數據顯示,全國各級各類事業單位110多萬個,在推動公益事業發展、滿足人民生活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長期以來,對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的管理,一直是“參照黨政機關干部”,沒有形成充分體現事業單位特點和人才成長規律的政策法規體系,成了“空白點”。
教育系統事業單位數量龐大,行業工作人員約佔全國事業單位從業人員總數的一半。教育部著力加強直屬高校領導班子建設,突出高校領導班子思想、組織、作風、反腐倡廉建設,強調遵循高等教育規律、人才培養規律、教學科研規律、高校干部成長規律等方面的要求,初步形成了較為系統的直屬高校領導人員管理制度體系。
衛生計生系統事業單位多,直接關系人民群眾健康和千家萬戶幸福。國家衛生計生委把公立醫院院長的職業化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在規范院長的任職資格條件、完善選拔任用方式、加強崗位和任職培訓、建立積極有效的考核評價和激勵約束機制、實行任期目標責任制和退出機制等方面進行了探索。
為使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特別是“一把手”規范用權、科學用權、嚴以用權,吉林省統一制定省管事業單位重大決策事項議事規則,明確議事范圍、議事程序和監督措施,強化權力運行的內部有效制約。
……
在總結各地經驗、凝聚各方共識和智慧的基礎上,作為第一個專門規范和加強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管理的黨內法規,《管理暫行規定》頒布實施以來,專家深入解析,社會廣泛關注,輿論積極評價,既有熱情點贊,又有理性思考。
一些專家表示,《管理暫行規定》的頒布實施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結果,是依法治國、依規治黨的重大舉措,也是黨管干部原則在新形勢下的科學體現。
創新選任 提高質量
不久前,普華永道、WPP集團、正大集團等跨國公司海外總部迎來一批年輕人。原來,上海市積極創新實踐培養模式,分批選送有專業背景和工作經驗的事業單位優秀年輕領導人員到跨國公司海外總部進行實務培訓,為上海發展的現實需要和長遠需要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撐。
作為科技國家隊,中國科學院黨組先后出台10多項關於領導人員選任與管理的政策規定,完善了特色鮮明的領導人員選任管理制度體系。對於一些不具有中國國籍的優秀科學家,中科院以院名義頒發聘書,聘任為研究所學術所長或副所長,這一做法基本與國際接軌。
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國日報社注重了解職工在重大突發事件報道、艱苦環境和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中的表現,一大批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群眾認可度高的優秀人才被提拔到領導崗位上來。
針對事業單位班子分析中普遍存在的年輕領導人員不足、關鍵崗位難選、專業化人才缺乏等問題,四川省將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納入全省干部人才遞進培養計劃,並專門舉辦3期高校科研院所領導人才和高端領軍人才遞進培養班。
針對干部跨區域、跨部門和跨行業交流難的問題,山東省自2013年以來,先后安排67名黨政干部到省屬事業單位擔任領導班子成員﹔安排29名省屬事業單位領導人員到黨政機關任職,促進了干部資源在更大范圍、更深程度的有效整合。
《管理暫行規定》體現了各地近年的成功做法,突出了事業單位的職能特點,一方面明確了我國干部管理的基本原則、基本制度、基本政策等在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管理中的適用要求﹔另一方面又明確提出,應體現事業單位公益性、服務性、專業性、技術性等特點,遵循人才成長規律,在任職資格、任用方式、任期和任期目標責任制、職業發展和激勵保障、退出機制等方面,進行具有事業單位特色的制度設計,構建統一全面的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管理的制度框架。
這一制度安排正釋放出蓬勃活力。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在任職資格、選拔任用、考核評價等方面進行了創新突破,一些長期以來的“老大難”問題得以破解。
從嚴管理 實處著力
事業單位領導人員處在行政管理崗位,在人、財、物方面有較大的支配權、決定權,對他們的管理和監督同樣必須嚴格。
作為事業單位大省和全國事業單位改革試點的省份之一,廣東堅持把黨管干部原則作為實現黨對事業單位領導的“定海神針”,注重發揮黨組織的領導和把關作用,嚴把人選的政治立場關、責任擔當關和廉潔自律關,防止簡單以分、以票或者以學術水平取人等不良傾向﹔科技部要求科研院所結合自身實際認真落實中央關於加強改進事業單位黨的建設工作要求,堅持把黨管干部原則和黨管人才原則結合起來,強化黨組織對領導人員選任和管理的領導把關。
一些地方、部門和行業大力推進任期制,推動事業單位領導人員“能上能下”,明確規定事業單位領導人員原則上擔任同一職務時間不超過兩屆或10年,鼓勵和支持業務型領導人員任職屆滿后回到學術崗位,給予一定的學術恢復期和必要的條件支持。
同時,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還在考核考察和管理上取得積極進展。山東省在事業單位領導人員選拔工作中嚴把動議提名、檔案審核、個人事項報告查核、聽取紀檢監察機關意見、舉報問題查核、領導人員選任事項報告、責任倒查等“七道關口”。去年以來,僅因存在檔案和個人事項報告問題,省委就先后終止了7名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的選任程序。農業部在中央國家機關中率先開展績效管理,把重點工作納入績效考核,年初立下軍令狀,年底進行考核,憑實績定獎懲,並逐步推廣到事業單位,到今年已有29家事業單位納入績效考核,效果比較好。文化部對不同事業單位設置不同的核心業務考核指標,每年進行對比分析,注重考核結果運用。目前,先后有2名直屬事業單位領導人員因年度考核不稱職被免去所任職務。
《管理暫行規定》落實中央關於從嚴管理的新精神新要求,對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管理監督的重點、主要措施和相關要求作了明確規定。這些制度規定為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加強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管理提供了遵循,從嚴管理監督的要求將貫穿於領導人員管理的全過程、各環節。
乘著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春風,《管理暫行規定》應運而生、順勢而成,它的印發實施,對於進一步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推進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管理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影響深遠。在改革和法治的雙輪驅動下,一支符合好干部標准的高素質事業單位領導人員隊伍正在打造升級,事業單位公益服務的能力水平將不斷提高。
《 人民日報 》( 2015年08月28日 11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