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擔當方能大有為(一線思考·怎樣當好縣委書記(21))

如果把縣委比作執政興國的“一線指揮部”,縣委書記就是“一線總指揮”。“芝麻官,千金擔”,如何當好發展的“開路人”,我理解,必須在其位、謀其政、負其責,敢於擔當,隻有勇擔當方能大有為。
練就一身硬功,當好富民強縣、造福一方的“掌舵人”。縣委書記作為一縣“主心骨”,必須潛心修煉推動發展的“真本事”,把握大局,因勢而謀。任邯鄲縣委書記后,我面臨行政區劃調整后全縣綜合實力和財稅收入等受影響、發展后勁不足等問題,為找准發展路子,我和縣裡的同志扑下身子調研,經反復研討,確立了“項目強縣”戰略。為引好項目,我們不怕磨破嘴、不惜跑斷腿,兩年來,先后吸引總投資1107億元的重大項目成功落戶。項目招來了,還要留得住、建得好。為此,我們又創建了“兩個不見面”和項目准入、退出機制,既為項目提供全方位服務,讓企業專心發展生產,同時解決好個別項目效率低下、圈而不建的問題。
歷練一身肝膽,當好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拓荒者”。縣委書記身處經濟社會發展一線,經常要面對各種矛盾問題,沒有擔當,那便一事無成。邯鄲縣是邯鄲市東區建設的主戰場,征地拆遷任務異常繁重。面對這“天下第一難”,我們不推不讓,帶領全縣黨員干部全部走上一線。東軍師堡村是規劃中的中央商務區,“兩違”問題最突出。對此,我們採取“剝洋蔥”拆違工作法,按照違建修建的年代分批拆除﹔因矛盾突出而停滯10多年的東柳大街南延工程,我們僅用20天就順利解決……一件件“硬活”圓滿完成的背后,靠的正是依法辦事、公平公正的理念和敢於擔當的勇氣。一年多時間,我們共拆除違章建筑100多萬平方米,遏制了“兩違”蔓延勢頭,為城市發展廓清了道路。
胸懷民本情懷,當好發展為民、服務群眾的“知心人”。“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發展成果對群眾來說,就是柴米油鹽、衣食住行﹔道路是否平整、飲水是否安全﹔教育資源是否公平,醫療資源是否充足……近年來,我們逐年增加財政投入,充分利用有限財力去做“無限民生”。在城市管理上,我們推倒機關圍牆,興建公益停車場,拆除街邊棚亭,增建便民市場,解決了佔道經營、停車難等城市“痼疾”﹔對所有村庄實施道路硬化、綠化亮化、改廚改廁、飲水改造、產業富民等工程,全縣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肩負發展責任,唯有勇敢擔當。長期在基層摸爬滾打,深深體會到一點:隻有不斷提升工作能力和服務水平,才能結結實實地扛好時代賦予的重任,無愧於黨的信任和人民的重托。
《 人民日報 》( 2015年08月25日 18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