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將為每位抗戰老戰士頒發紀念章
近年投入超百億搶救烈士紀念設施(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

8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京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第二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和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體名錄,走訪慰問抗戰老戰士,日本侵華罪証史料收集等方面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近年各級財政投入超百億元對烈士紀念設施搶救性保護修繕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國務院公布了第二批10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民政部公布了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對於沒有列入國家級的抗戰紀念設施和遺址,則採取分級保護的原則,由省、市和縣進行保護。據介紹,近年來,中央財政已投入68億元,加上地方財政投入,共超過100億元,對83萬座散葬烈士墓和13700多處零散的烈士紀念設施進行了搶救性保護和修繕。
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遴選的是抗戰事跡突出、犧牲情節壯烈、社會影響力較大的英烈和群體,涵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各個方面,包含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日聯軍、華南游擊隊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裝,國民黨抗日將士,民主愛國人士和援華國際友人等不同群體的代表。
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表示:“由於時間久遠,加上戰爭原因,許多抗日英烈的原始資料和事跡沒有得到完整保存和記載,名錄中也有可能存在個別英烈的出生時間、部隊番號等信息與有關資料記載不一致的情況。希望社會各界人士提供更多幫助和支持。”
關愛抗戰老兵,包括約6000名國民黨抗戰老兵
民政部優撫安置局副局長馬飛雄介紹,將主要通過組織開展走訪慰問、發放補助、頒發紀念章等5個方面關愛抗戰老兵。
據統計,民政部門直接服務保障的抗戰老戰士有5萬多人,另有參加過抗戰回鄉務農的國民黨老兵約6000人。民政部聯合財政、衛生計生部門採取重點走訪和指導地方普遍慰問相結合的方式對這些抗戰老戰士進行慰問。
同時,民政部、財政部聯合下發通知,對部分健在的抗戰老戰士、老同志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發放標准為每人5000元。目前,這項經費中央財政已經劃撥各地,確保9月底前將補助金全部發放到老戰士、老同志手中。
此外,中央將為每一位抗戰老戰士頒發一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將邀請部分抗戰老戰士、老烈屬代表來京參加中央舉行的紀念大會,包括閱兵和觀禮,參加招待會、文藝晚會、頒授紀念章儀式等系列活動﹔並動員社會力量廣泛開展關愛抗戰老戰士活動。
“這些工作體現了黨和政府及社會各界對抗戰老戰士政治上的尊重、生活上的關懷,這裡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以上所有關愛行動都將生活在大陸的原國民黨軍隊抗戰老兵納入了其中。”馬飛雄說。
已尋找到3500多名日本侵華直接的受害者、經歷者
“中國人民抗戰勝利迄今已70年,在這場戰爭中的直接受害者和親歷者均已達高齡。收集整理受害者、經歷者的相關資料,屬於一項搶救性的工程。”馬飛雄說:“這對於還原歷史真相,讓人們牢記這場戰爭中中國人民所付出的巨大犧牲和作出的巨大貢獻,進一步凝聚民族力量,弘揚抗戰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為此,民政部會同中央宣傳部、中央統戰部以及總政等部門主要從三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廣泛動員各地及相關部門想方設法地尋找這些受害者和親歷者,截至目前,已找到“細菌戰”的受害者、重大慘案的經歷者、日軍轟炸的經歷者、慰安婦、抗戰老戰士、老烈屬等3500多名直接的受害者、經歷者,從中遴選了800多名人員的有關資料,提供給相關的新聞媒體﹔二是協調相關媒體,對受害者、經歷者進行面對面的口述訪談﹔三是通過宣傳報道,及時將收集整理的成果轉換為正能量。
馬飛雄說,下一步將繼續協調新聞媒體進行深入的報道宣傳,進一步營造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社會氛圍。另一方面,將把收集整理的資料,特別是一些重要資料,進行永久性保存。
《 人民日報 》( 2015年08月25日 02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