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碰硬整治城市秩序 實打實加強基礎建設
海口 天藍海藍城更靚

本報海口8月24日電 (記者陳偉光、黃曉慧)“停車場規整后,廣場美觀了,秩序好多了。”說起海口市紅城湖家樂福廣場近來的變化,物業經理符冬菊點了贊。
今年4月,海口市開始為期半年的停車場專項整治行動,整改亂設點、亂收費、亂設障、亂挪用的停車場540家,其中取締39家。疏堵結合,新增2500個市內道路免費停車泊位。停車場整治初見成效,只是海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的序曲。
“在27個省會城市中,隻有9個不是全國文明城市、10個不是國家衛生城市。海口榜上無名,與國際旅游島中心城市的定位極不相符。”海口市委負責人表示,要在未來3年實現城市面貌和城市管理大變樣。
針對日益凸顯的城市病,海口同步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治理、道路交通秩序治理、日常市容市貌治理、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公共安全秩序治理、城鄉公共衛生治理等“六大治理”。通過“數字城管”信息平台,海口將市政設施、園林樹木等62萬個城市管理的部件設施信息以及48條主要道路、6000多個沿街店鋪的管理信息全部上圖入庫,哪個路燈壞了、哪條下水道堵了,市民打個電話、發個微信就能投訴,聯動指揮中心也能准確快速將投訴派發給相關部門處理。
嚴格城市治理,海口出台了史上最嚴“門前三包”管理辦法,違反“門前三包”規定,不僅責任單位的負責人要受處罰,行政執法人員也會被問責。8月初,海旅控股集團下屬單位海口戲院周邊糟糕的衛生環境被媒體曝光后,海口戲院負責人受到降職、通報批評的處分。
沒有好“裡子”,好“面子”長不了。海口搶抓“一帶一路”重大機遇,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以馬村港、新海港、美蘭機場二期、疏港貨運快速干道為主體的海陸空綜合交通體系,一批連接港口、鐵路、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的“零換乘”交通樞紐工程,正在加緊施工﹔國家地下管廊試點城市建設、城市防洪防澇以及排水設施建設正在積極推進,按計劃將在3年內完成城區積水點改造,健全城市救災減災體系。
《 人民日報 》( 2015年08月25日 01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