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2014年部分污染物指標不降反升等問題被環保部約談
承德加力治污染(綠色焦點·“約談”之后看環保①)

![]() |
程 碩繪(新華社發) |
編者按:環境保護部最近通報今年上半年環境監管執法工作情況時透露,上半年對10個城市政府實施了約談。從去年9月《環境保護部約談暫行辦法》出台至今,被約談的城市已經超過20個。約談作為新手段,實現了環境監察從“查企業為主”到“查督並舉、以督政府為主”的跨越。監督地方政府落實環境保護責任,也是新《環境保護法》實施的亮點之一。
環保約談效果究竟怎麼樣,今后如何進一步完善這一措施?從本期開始,生態周刊推出“約談”之后看環保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今年2月26日,環境保護部對河北省承德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進行了公開約談。
環保部華北環保督查中心主任劉長根在約談中指出,在2月份進行的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專項督查中,發現承德市存在“結構性和區域性的環境問題”,表現為部分道路揚塵嚴重,散燒煤、燒荒、燒垃圾等普遍存在,部分工業企業環境問題突出,部分污染物指標不降反升。他要求承德市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加大監管力度,依法嚴肅查處環境違法行為。
被約談后,承德加大環境保護力度,通過實施“減煤”“治企”“抑塵”“禁燒”“控車”五大攻堅戰,大氣環境質量已有所提升。
“環保優等生”遭約談
“不能在別人都進步的時候,放任自己、止步不前”
在承德市部分領導干部看來,這次約談有些意外,他們納悶:“承德市被環保部約談?承德可是環保優等生!”
承德市是京津冀的水源涵養功能區,並已成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享有“華北綠肺”的美譽。在人們的印象中,承德展現出的是一幅“青山綠水相互掩映,避暑山庄荷花馨香”的優美畫卷。這一切不應該和“環境污染”“環保約談”扯上關系。
然而,環保不憑印象,看的是數據。盡管承德2014年的空氣質量達標天數達242天,在京津冀13個城市中排名第二,高於平均值86天。但監測數據顯示,除臭氧外,承德2014年PM10、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五項指標的濃度值,較前一年均有所上升,幅度分別為6.7%、6.1%、8.1%、11.4%、7.8%。2014年京津冀各地市的空氣污染指數均有所下降,而承德成為唯一一個“不降反升”的城市。
嚴密的數據,嚴酷的現實,使承德的領導干部開始深刻反思:“承德市一直存在一個誤區,就是認為自己的環境,尤其是空氣質量在全省不錯,在華北地區不錯。優是現實,但應該優中更優,不能在別人都進步的時候,放任自己、止步不前,導致落后。這次約談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面對華北環保督查中心提出的“揚塵”“散燒煤、燒荒、燒垃圾”“工業排污”這三大類環境污染問題,承德市相關部門隨后進行排查,發現問題的確存在:興隆縣某化工園區施工場地無防風抑塵措施,塵土飛揚﹔承秦高速沿途兩側多處礦山砂土大面積裸露,揚塵問題突出﹔農村地區原煤散燒情況普遍,秸稈、垃圾焚燒時有發生﹔雙灤區的一家大型鋼鐵企業存在無組織排放現象……
“這些污點必須狠抓!隻有攻堅克難、常抓不懈,環保才能形成強大合力,治污才能扭轉被動局面,我們必須制定出既切合實際,又能有效落實的路子。”承德市委書記鄭雪碧說。
嚴格執法加大力度
“讓污染企業找不到生存的空間”
在承德建龍特殊鋼有限公司,環保設備主任譚國利每天都會帶著三四個人到各個分廠的作業區巡查,一旦發現道路揚塵、除塵器冒煙、物料未苫蓋等問題,就會馬上記錄下來,並通報所在區的作業長。
“我們會被要求限期整改,如果復查時再發現類似問題,就會被罰款。”公司一名工人告訴記者。
在承德市接受環保約談之后,各類巡查在小到車間的作業區、大到全市范圍內頻繁進行。有明察——5位副市長帶隊,組成了由市發改、環保、住建、農牧、公安等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的督導組﹔有暗訪——由環保、公安、城管等部門組成6個巡查組,採取晨間、夜間、突擊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對全市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開展環保執法。
今年1月30日,承德市環保部門在執法過程中發現,灤平縣德龍污水處理有限責任公司超標排放,當地環保部門隨即向該企業送達了《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責令其立即整改。環保約談之后,市環保局對該廠進行復查,發現其總排口的化學需氧量濃度仍超標。為此,承德市按照新《環境保護法》要求,對企業實施了“按日計罰”:每日處罰10.206萬元,累計處罰142.884萬元。這是承德市新《環境保護法》頒布實施以來開出的首張“按日計罰”罰單。
“隻有嚴格執法,不斷加大執法力度,才能讓污染企業找不到生存的空間。”承德市公安局環境安全保衛支隊案件偵查大隊大隊長許偉說。
針對燃煤污染,承德市採取了“一廠一議,一處一策”的方法,用取締燃煤鍋爐、更換清潔能源、升級清除設施等方法,阻斷污染源頭。僅兩個月的時間,已取締大型燃煤鍋爐11台,升級17家大型企業的防煙除塵設施。據初步測算,這一項措施,就使全市煙塵排放下降10%以上。
截至目前,承德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11522人次,檢查企業2507家,累計處罰企業59家,查處違法行為72項,共罰款416余萬元。移送公安機關司法處理6家,責令停產限產8家,責令限期改正56家,關停取締7家。
上千個網點的信息員時刻監督
完善督查、考核、追責機制,層層傳導壓力
滴滴滴,滴滴滴……中午吃飯時,承德市環保局局長陳恩惠的手機響起了提示音。從早上6點到深夜12點,環保局主要領導,每個小時都會准時接到這樣的提示,顯示當日當時的大氣環境質量指數。從他的手機上,記者看到,當天,承德市PM2.5、PM10、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平均值分別為44、106、29、2.0,而在上年同期,這幾項指標分別為55、117、45、2.3。“我們的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陳恩惠說。
在全市范圍內,上千個網點的信息員在發現特殊情況時,都會發回信息。“比如馬路降塵少洒了一次水,或者街道邊有人在燒垃圾,我們都會收到反饋。”陳恩惠告訴記者,承德市通過實施“減煤”“治企”“抑塵”“禁燒”“控車”五大攻堅戰,大氣環境質量有所提升。隨著攻堅行動的深入實施,預計到2015年底,全市煤炭消費比2014年淨削減10萬噸﹔工業燃煤鍋爐改造完成計劃任務的30%以上,集中供熱鍋爐煤改氣改造面積150萬平方米﹔培育5個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和6個示范企業﹔施工工地揚塵綜合整治1000萬平方米……
“空氣質量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領導班子要一屆接著一屆干,用長效機制,促進生態建設取得成效。”鄭雪碧說。
為了落實污染防治監管職責,承德市今年6月1日印發了《承德市環境保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和《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職責分工》。法規和文件中進一步明確了黨委、政府、部門的職責,完善了督查、考核、追責機制,層層傳導壓力,構建了“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大氣污染防治新格局。對環境違法行為下大力、使鐵腕、用重典,明確將違法排污企業列入“黑名單”,公開曝光,使其“一次違法、處處受限”。
記者注意到,在《職責分工》中,一些在人們印象中與大氣污染治理“不大沾邊”的職能部門,也被詳細列出具體職責。比如承德市人社局負責將大氣污染防治履職情況作為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獎懲、考核的重要內容﹔負責將大氣污染防治法律、法規納入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普法教育和培訓的重要內容。
“通過不斷細化權責,不斷加大執法力度,從源頭搞治理,對問題下狠手,相信承德的空氣質量會不斷得到改善。”承德市新任市長周仲明說。
《 人民日報 》( 2015年08月16日 06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