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國抗日戰爭史簡明讀本》

《中國抗日戰爭史簡明讀本》(以下簡稱《讀本》)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而組織編寫的一部精品力作。參加編寫的都是研究中國抗戰史的專家。他們有著長期研究的基礎,並在編寫中又進行了多次修改。在《讀本》編寫過程中,我就參與了專家審看,這次又看了一遍《讀本》,感到有以下幾個突出特點。
中國抗戰史著作中的一部濃縮本
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歷史發展中的重要事件,是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華民族為了國家獨立和人民生存,與日本侵略者進行的一場空前規模的生死之戰、救亡之戰。對這部偉大光輝的歷史是永遠寫不完的,對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是永遠寫不盡的。但同時,對於廣大干部群眾來說,了解這段波瀾壯闊的歷程,需要編寫這樣一部簡明通俗的中國抗戰史讀本。
《讀本》為了再現中國人民14年抗戰場景,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高度,僅用了24萬字的篇幅就生動反映了中國抗日戰爭史的歷史概貌,堪稱中國抗戰史著作中的一部濃縮本。《讀本》客觀、公正、全面、正確地再現了日本侵略者從發動侵華戰爭開始到被打敗、投降的全過程﹔再現了中國人民為拯救國家和民族的危亡,用3500萬軍民的鮮血和生命戰勝日本侵略者的全過程,評述了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開始最早、持續時間最長,付出巨大犧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東方主戰場,是中華民族鑄就的偉大詩篇,是屹立在世界東方的一座豐碑。
中國抗戰史著作中的一部標准本
中國抗戰史的研究成果已出版了眾多的著作。要在眾多著作中寫出一部標准本,是很困難的。編寫組的專家們一方面吸取已有的成果,另一方面又作了新的研究,編寫了一部既簡明又標准的中國抗戰史。之所以稱它為標准本,是因為它寫出了中國抗日戰爭發生、發展以及結束的全過程和規律特點。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以及成為世界法西斯集團重要成員,是日本軍國主義發展的歷史必然。軍國主義是日本發動戰爭的策源地、總禍根,它企圖用戰爭的方式滅亡中國,從而把中國人民推向了生死存亡的境地。中國雖然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國,無論在經濟和軍事力量上都遠不如日本。但是,日本發動的是侵略戰爭,是非正義的,同時由於這場戰爭發生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與19世紀列強瓜分中國的時代大不相同了。當時,在中國已產生了中國共產黨,並日益壯大,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中國的各階級、各黨派、各民族都覺醒了,都認識到這是一場關系自身存亡的生死之戰。於是全中國都動員和組織起來,以全部的力量反抗日本侵略者。正是由於戰爭的性質和時代的特點決定了中國人民必然勝利、日本軍國主義必然失敗的命運。
《讀本》較為全面地刻畫了中國抗日戰爭的全過程。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是有一個歷史過程的,是從局部走向全面的。中國人民的抗戰也是有一個歷史發展進程的,是從局部抗戰走向全面抗戰的。日本侵略者雖然擁有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力量、優良的武器裝備以及訓練有素的軍隊,因而在短期內可以擊敗中國軍隊、強佔中國的土地,但這無法改變這場戰爭的侵略性質,也無法掩蓋其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在這場戰爭中,中國人民發動起來了,團結起來了,組織起來了,同仇敵愾、眾志成城,全面地、持久地用各種方式奮起反抗。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國人民包圍之中,被中國人民反侵略戰爭的浪濤所吞沒。
中國抗戰史著作中的一部全景本
《讀本》篇幅不長,是中國抗戰史中的一個簡本。但書中內容十分全面和豐富,描繪了抗日戰爭的全景。特別是《讀本》把中國的抗日戰爭定格在世界反法西斯中開始最早、時間最長、犧牲巨大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東方的主戰場。中國抗戰的勝利,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這是抗日戰爭史研究的一大突破。
《讀本》不僅寫出中國抗戰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東方主戰場,而且還寫出了中國和整個反法西斯戰爭的關系,以及相互支持、配合、協調作戰﹔不僅把中國的抗戰14年作為整體,而且又把這14年分為前6年和后8年,即局部抗戰和全面抗戰﹔不僅從整體上闡述中國抗戰的規律和特點,而且還具體和生動地記述了戰役和戰斗,揭示了戰爭的規律和特點﹔不僅突出了抗戰中的發動者、組織者、領導者和指揮者、軍事家,而且還大量地記錄了抗戰中的各族群眾以及犧牲的英烈﹔不僅重點描寫勝利的戰役和戰斗,而且也如實描寫遭到失敗、退卻的場面﹔不僅列舉了殲滅敵人的人數、繳獲的武器,而且也展現了中國人民被殺害的人數、被佔領的地域﹔不僅展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開辟的敵后戰場,而且也展現了國民黨指揮的正面戰場﹔不僅強調了國共兩黨合作抗日,而且也指出了國民黨挑起的摩擦﹔不僅敘述了國民黨中央軍抗日,而且也點到了地方實力派抗戰﹔不僅描繪了全國各民族、各階級、各黨派等的抗日斗爭,而且銘記了海外僑胞的抗日斗爭和大力支援。
總之,本書運用新型的全景式的寫作方法,真實地再現了中國抗日戰爭的廣泛性、深刻性、人民性﹔同時也全面地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野蠻性、殘忍性、反人類性。
中國抗戰史著作中的一部教材
《讀本》在編寫過程中,不僅以全新的視角、全新的觀點和全新的數據,而且又以簡明的文字、朴實的文風、嚴格的規范、合理的章節,編成一部讀者喜愛的抗戰史教材。
《讀本》各章標題深刻地、正確地體現了中國抗日戰爭的規律、特點。其中有3章標題,揭示了日本侵略者從發動局部戰爭到全面戰爭,以及失敗、投降的過程,也展現了中國人民從局部抗戰到全面抗戰的過程。全書共有41節。各節的設置,都圍繞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這一主題,並給予充分論証。如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根本原因、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全民族抗戰、國共合作抗戰、中國共產黨是抗戰的中流砥柱、中國的艱苦抗戰以及中國抗戰勝利的原因等。
《讀本》一書更給人以深刻印象的,那就是輔以全新的數據。無論戰役還是著名的戰斗,大都列舉了詳細的數據,既體現了強烈的理論性、系統性、完整性,也十分具體、生動。
歷史是一面鏡子,也是一部發人深省的教材。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卷入20億人口,軍民傷亡達1億以上,財產損失達4萬億美元,這是一個無比驚人的數據。我們要深刻汲取中國抗日戰爭的歷史經驗,永遠銘記中國抗日戰爭的偉大歷史,永遠銘記在這場反法西斯戰爭中英勇無畏的中國人民和壯烈犧牲的烈士們,永遠為世界和平事業和人類進步發展而奮斗。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 人民日報 》( 2015年07月13日 09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