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01日08:14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6月29日,在第十屆中歐工商峰會上,李克強總理與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互動。
容克稱李克強是“我的朋友”,贊嘆中方計劃“太棒了”﹔中歐同意建立共同投資基金
因為要處理突如其來的希臘危機,原本定於當地時間6月29日上午舉行的中歐工商峰會被調整到下午舉行。在致辭中,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4次向李克強總理道歉:“我本來希望更早些時候見到您的。”
這是李克強總理與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的第一次相見。在接下來連續共同出席的7場活動中,卻給現場的人留下一種“相見恨晚”的印象。
更重要的是,對於如何促進全球經濟復蘇,中歐兩位領導人提出方案——“歐洲投資計劃”和“國際產能合作”不謀而合,彼此“相見恨晚”。
當地時間6月29日舉行第17次中歐領導人會晤后,中歐雙方達成廣泛共識,同意建立中歐共同投資基金,並盡早達成一個全面的中歐投資協定。
中方參與歐洲投資計劃的考慮宏大
在容克的幾番道歉之后,李克強在隨后的致辭中幽默回應:“我也很遺憾,與容克先生、與各位工商界代表的見面推遲了幾個小時。但這正印証了中國的一句老話,叫‘好事多磨’。”
容克和歐方代表樂得笑出了聲,初次相見的中歐兩位領導人,隨后的互動也像老友般親密自然。容克說,他非常“鐘愛中國”,歐盟是中國強有力的、可靠的伙伴。李克強總理則表示,中國一貫支持歐洲一體化進程,一直希望看到一個繁榮的歐洲、團結的歐盟、強大的歐元,中國是歐盟“真正的朋友”。
“2014年,中歐每天的貿易量就超過17億美元,全年貿易額超過6000億美元。”李克強說,“中歐作為全球兩大重要經濟體,應該攜手共同推進國際產能合作。”
李克強在致辭中勾勒出了一份“國際產能計劃”與“歐洲投資計劃”深度對接的路線圖。他說,中方願與“歐洲投資計劃”對接,積極考慮建立中歐共同投資基金﹔中歐要在雙方基礎設施建設上取得共同突破,並且以裝備制造為重點,在第三方合作上突破。
講到這裡,他笑著轉身,看向同樣坐在主席台上的容克:“中方參與歐洲投資計劃的考慮是宏大的,主席先生須得有個好胃口。”現場再次爆發出一陣笑聲。
中歐兩位領導人“英雄所見略同”
在被稱為“歐洲首都”的布魯塞爾,一位中國記者感受到了“歐洲投資計劃”的正當其時。4年前,他在這裡報道第13次中歐領導人會晤時,所住酒店門口的廣場上,有一片正在施工的工地。4年后,中歐領導人峰會已經開到了第17次,而同一片工地的施工竟然還是“進行時”。
在6月29日的中歐工商峰會致辭中,容克說,與經濟危機之前相比,歐洲過去幾年的投資水平下降了很多。因此,去年年底就任新任歐盟領導人后,容克提出了歐盟戰略投資計劃,旨在通過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投資,重振歐盟經濟。這一計劃被稱為“容克計劃”。
同樣“正當其時”的,還有中國總理提出的“國際產能合作”。李克強在中歐工商峰會的主旨演講中說,目前,發展中國家正在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發達國家也在實施“再工業化”。各國在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投資上的需求都很旺盛。
顯然,中歐兩位領導人的思想“英雄所見略同”,內涵高度吻合。李克強強調,“容克計劃”有利於增強歐洲內部團結,有利於建立一個強大的歐元,也有利於中國。而“國際產能合作”能夠讓不同國家各自發揮比較優勢,形成全球產能合作的一個新的產業鏈,實現共同升級、共同受益。
“處於初期工業化階段的發展中國家有需求,處於中期工業化水平的中國有巨大的裝備能力,而發達國家有高端技術、裝備,還有‘后工業化’產生的創意。”總理說,“通過國際產能合作,把三者結合起來,既可以實現‘三贏’,又可以拉動全球市場需求,有力促進世界經濟復蘇。”
容克數次與總理擁抱:“您的計劃太棒了!”
李克強的倡議得到了容克的積極回應。當晚,容克與歐盟理事會主席圖斯克設宴款待李克強總理期間,兩次走出宴會廳,與中國有關部門負責人核對總理講話的准確涵義,並當場向總理提出,要盡快派歐委會副主席前往北京與中方積極磋商,盡快敲定具體對接的合作路線圖。
而在相見恨晚的“容克計劃”和“國際產能合作”背后,中國總理李克強與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也建立起了“相見恨晚”的私人友誼。
在工商峰會的主旨演講中談到中歐人文機制時,李克強說,目前中歐有很多對話機制,持續、坦誠。“接下來我和容克主席還有好幾場活動,你還有機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我一定坦誠回答你。”
現場又爆發出一陣笑聲,容克高舉右臂,向總理豎起大拇指。總理致辭結束后,他立即起身,迎接返回座位的李克強,與他熱情握手,隨后又邊走邊聊步出會場。
在中歐城鎮化論壇上,容克在致辭結尾說:“下面有請‘我的朋友’、中國總理發表演講,告訴我們中歐城鎮化還需要開展哪些工作。”
聽到李克強總理在致辭中邀請中國參會者們多去盧森堡看一看,曾任盧森堡首相的容克笑得合不攏嘴。他站起身與總理擊掌、握手,並擁抱致意。
而在當天晚宴結束后,容克主席送別總理時連續幾次與他熱情擁抱,甚至親吻了總理的面頰。他贊嘆道:“您的計劃真是太棒了!”
■ 相關新聞
歐洲處在“十字路口”中國總理如何表態
地處英國、法國、德國、荷蘭、盧森堡諸國之間,扼守西歐交通要沖的比利時,被稱為“歐洲的十字路口”。當地時間6月29日,李克強總理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參加第17次中歐領導人會晤當天,恰遇希臘危機升級。有媒體評論稱,歐元、歐盟和歐洲正處在一個“十字路口”。
隨著希臘與債權人談判的破裂,債務違約和希臘脫離歐元區的陰影籠罩整個歐洲。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總理先后三次就此表態,受到世界各國廣泛關注。
1 希臘問題事關中歐關系、世界金融穩定和世界經濟復蘇
在出席中歐工商峰會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時,李克強表示,希臘問題固然是歐洲的內部事務,但是,希臘是否留在歐元區,不僅關系到歐元的穩定,也事關中歐關系、世界金融穩定和世界經濟復蘇。
李克強說,中國與希臘的關系,與中歐關系緊密相連。中希關系是中歐關系一部分。中國為希臘克服債務危機作出過積極努力,也用實際行動回應了希臘的一些關切和請求。
“我們總的立場,是願意看到希臘留在歐元區。”李克強說,“我們呼吁債權人和希臘方面能夠達成一致協議,取得積極進展,使希臘、歐盟都能盡快度過這場危機。”
2 中國幫助歐盟,事實上也是在幫助我們自己
李克強6月29日上午在布魯塞爾會見歐洲議會議長舒爾茨時,同樣談到了希臘問題。李克強說,當前希臘債務問題處於關鍵時期,中國將一如既往做歐債長期、負責任的持有者。
“2014年,中歐每天的貿易量超過17億美元,全年貿易額超過6000億美元。中歐是合作伙伴,是命運共同體。”他說,“我們這樣做,不僅是在幫助歐盟,事實上也是在幫助我們自己。”
3 中國希望看到繁榮的歐洲、團結的歐盟、強大的歐元
在與歐盟領導人共見記者時,英國路透社記者再次就希臘債務問題向李克強總理提問。
李克強總理在此第三次系統闡釋了中國對希臘問題的態度。他重申:中國一貫支持歐洲一體化進程,一直希望看到一個繁榮的歐洲,團結的歐盟,強大的歐元。
他說:中國需要歐洲,歐洲也需要中國。中國是歐盟真正的朋友,願意為此發揮建設性作用。希望看到歐洲早日整體復蘇。(記者 儲思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