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當地煤炭、房地產等產業進入危機,“債城”等一度成為其代名詞
鄂爾多斯 轉型在路上(經濟聚焦)

![]() |
|
鄂爾多斯曾是各界關注的焦點。
煤炭和房地產,這兩個曾經撐起鄂爾多斯輝煌的產業進入危機以后,“鬼城”“債城”等甚至一度成為這個城市的代名詞。不過,當地人也說,“看一個城市,和看電視連續劇一樣,不能隻停在一集上”。
“煤價持續低迷,對於每年產幾億噸煤的鄂爾多斯,降掉的是巨額利潤和稅收。當年,房子賣不出去,花巨資整理出來的土地突然變得一文不值。可以說,鄂爾多斯進入了發展史上最大的困難期。”鄂爾多斯市委書記白玉剛說。
如今,鄂爾多斯情況如何了呢?記者來到了這裡深入走訪。
以煤為基,向能源深加工產業鏈要增長
記者走進坐落在鄂爾多斯達拉特旗工業區的兗礦90萬噸煤制甲醇項目。伴隨著隆隆的機器聲和工人忙碌的身影,項目負責人靳方余說:“我們的項目投產后年銷售收入可達20億元,可實現利稅5億多元。”
像這樣銷售額高、利稅高的“大塊頭”項目,鄂爾多斯近年來上馬了86個。
“國家發改委把鄂爾多斯列為資源型經濟創新發展綜合改革試點,對我們加快發展提出了要求。”市長廉素說:“鄂爾多斯長遠發展還得立足於煤炭資源,變簡單的能源輸出為能源深加工,依托提高能源的附加值來抗拒風險。”
近年來,鄂爾多斯建起了4個煤化工產業集群。包括以神華集團煤制油為龍頭企業的烏蘭木倫項目區、以匯能煤電集團為龍頭企業的匯能煤化工項目區、以伊東集團為龍頭企業的准格爾經濟開發區、以伊泰煤間接液化項目為龍頭的大路煤化工基地。
這些項目起到了孵化的作用。在大路煤化工基地,記者看到,除了伊泰的項目,還有煤制氣、煤制芳烴、粉煤灰制鋁等一批煤炭深加工項目應聲而起。
在圖克開發區,中天創合公司3個巨大的白色罐子,吸引了記者的眼球。
“這3個罐子可存放6萬噸煤,投產后廠區見不到煤,直接從礦井裡進入儲存罐,進行化學轉化后,輸入生產線。”項目負責人從利說。
為把煤炭深加工產業引向科學發展軌道,鄂爾多斯市委提出做好精、轉、長、集、增“五篇文章”,建設國家清潔能源輸出基地、國家新型煤化工生產示范基地。“2014年鄂爾多斯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215億元,增長8%,高於全國增速0.6個百分點。”市政府秘書長張佔林說,我們有信心實現穩步增長。
暫停新項目審批,盤活存量房產
“說起鄂爾多斯的房地產,許多人都搖頭,認為這個產業沒救了。”白玉剛介紹,“不過,了解鄂爾多斯樓市的人會把它看成一個被遺棄的‘聚寶盆’,我們有信心讓這個‘聚寶盆’重放光彩。”
真的是被遺棄的聚寶盆嗎?為此,記者認真地看了看鄂爾多斯的房地產項目。
康巴什是鄂爾多斯市政府辦公區所在地,這裡曾被稱為“鬼城”。
傍晚,記者散步走進寬廣的成吉思汗廣場,四周燈火通明。在廣場盡頭,美麗的木倫河畔,朋友指著河對岸的一片住宅區。“那裡是過去輿論的焦點,成片的房子沒人住,現在你數數窗戶,入住率如何?”
記者順著手指望去,發現小區不少窗戶都亮著燈火。
“康巴什新區剛剛興建起來的時候,由於生活配套沒到位,許多工作人員都不願意搬過來,現在學校、商業、醫院都配起來了,人自然就過來了。”朋友說,“看一個城市,和看電視連續劇一樣,不能隻停在一集上”。
“截至目前,市裡待售商品住宅494萬平方米,3.8萬套。”鄂爾多斯房管局副局長孟和平介紹說,“市裡已於2013年做出決定,3年內不審批新的房產項目,集中消化存量房。2013年,在房地產形勢最低迷的情況下,我們銷售了21000多套房,2014年又回購了7666套房,用於棚戶區改造保障房。鄂爾多斯還是有剛性需求的,許多大企業、大項目陸續落戶,我們將盡早把閑置房產消化掉。”
創新拓展,非煤產業發展迅猛
2014年12月21日,達拉特旗一個小村裡張燈結彩格外熱鬧,原來是鄂爾多斯企業家聯誼會組織的殺豬菜論壇開幕了。論壇上宣布上線的“鄂爾多斯制造”手機客戶端,引起了人們的熱議。
“我們要讓鄂爾多斯制造唱響全國。”創辦人藺軍言語裡充滿了信心。
藺軍的自信,源於鄂爾多斯非煤產業近年來的迅猛發展。
曾經以羊絨衫制造聞名全球的鄂爾多斯,如今,已有高原杏仁露、沙漠螺旋藻等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新產品。這些都成為“鄂爾多斯制造”手機客戶端推廣的重要產品。
在發展綠色農副產品的同時,鄂爾多斯加大了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和加工制造業發展的力度。
無人機制造、有機發光顯示屏、精密電子機構件等高新技術產業,正逐步讓鄂爾多斯煥發出新的生機。奇瑞轎車、華泰吉普車等企業,也相繼在鄂爾多斯投產。
“通過一、二、三產聯動發展,鄂爾多斯的投資結構、產業結構、企業組織結構得到優化,2014年,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5.6%,非煤產業投資佔工業投資總量的80%,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42%,同比增長15.7%。”張佔林充滿信心地說,“未來,我們不僅要有鄂爾多斯制造,更要有鄂爾多斯創造。”
《 人民日報 》( 2015年05月25日 10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