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開放合作 和諧包容 互利共贏

“一帶一路”:共創美好未來(共建“一帶一路”)

本報記者 許志峰 王 珂 林麗鸝
2015年04月13日03:4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開欄的話

千百年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綢之路精神薪火相傳,推動了人類文明進步。進入21世紀,在以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為主題的新時代,傳承和弘揚絲綢之路精神更顯其獨特價值和意義。

溝通歷史與未來,連接中國與世界。習近平主席准確把握新時期國際秩序深刻調整、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的大趨勢,高屋建瓴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得到有關國家積極響應。《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近日發布,標志著這一構想的藍圖已經繪就。“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為世界和平發展注入了強大正能量,古老的絲綢之路正煥發新的蓬勃生機。

從今天起,本報推出“共建‘一帶一路’”專欄,從不同視角、以多種形式闡述“一帶一路”的理念、意義、舉措和成果,直擊“一帶一路”建設進程,回應國內外關注關切,全方位展示這一重大倡議的宏偉圖景。

徐徐春風送暖,情牽絲綢之路。3月28日,《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正式公布,共建“一帶一路”的藍圖和指南由此繪就。

從高層引領推動到地方積極落實,從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到啟動絲路基金,從力促多邊合作到重點項目建設……中國政府推進“一帶一路”步伐堅定,成果喜人。

“中國的高瞻遠矚,世界人民的期盼和福音”“為沿線地區發展帶來歷史性機遇”“有利於我們實現共同繁榮”……沿線國家紛紛點贊,有堅定支持,也有美好瞻望。

這是一條開放合作之路——

共建“一帶一路”順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大趨勢,秉持開放的區域合作精神,致力於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開放型世界經濟。“一帶一路”提出以來,已得到來自60多個沿線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回應。無論是“一帶一路”建設,還是亞投行籌建,中國的態度一直都是開放的,不僅歡迎沿線國家和亞洲國家積極參與,也張開臂膀歡迎五大洲朋友共襄盛舉。“一帶一路”將構筑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一體兩翼”,在提升“向東”開放水平的同時,加快“向西”開放步伐,助推內陸沿邊地區由對外開放的邊緣邁向前沿,進而形成海陸統籌、東西互濟、面向全球的開放新格局。

這是一條和諧包容之路——

古代絲綢之路是國與國、人與人交往的結晶,從中國絲綢、茶葉、瓷器和四大發明,到西域香料、珠寶、醫藥、汗血馬,它們連通的不只是商品貿易,更是東西方兩大文明。“一帶一路”傳承和弘揚絲綢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廣泛開展文化交流、學術往來、人才互通、媒體合作、青年和婦女交往、志願者服務等,為深化雙多邊合作夯實民意基礎。中國每年向沿線國家提供1萬個政府獎學金名額,沿線國家間互辦文化年、藝術節、電影節、電視周和圖書展等活動,合作開展廣播影視精品創作及翻譯,聯合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共同開展世界遺產的聯合保護……“一帶一路”超越國度,跨越時空,加強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求同存異、兼容並蓄、和平共處、共生共榮。

這是一條互利共贏之路——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稟賦各異,發展水平不一,比較優勢各有差異,互補性很強。未來5年,中國將進口超過10萬億美元商品,對外直接投資將超過5000億美元,出境游客將超過5億人次。建設“一帶一路”有利於中國與沿線國家進一步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創造新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促進區域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把經濟的互補性轉化為發展的推動力,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疊加效應,形成互補互利互惠的良好局面。

“一帶一路”是一項涉及面廣、跨越時間長、建設任務重的宏大系統工程。“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契機,中國將與沿線國家攜手同行,平等協商,兼顧各方利益,反映各方訴求,共促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大開放、大交流、大融合。隨著共建“一帶一路”逐步推進,將給沿線各國人民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合則強,孤則弱”。呼應合作潮流,共建“一帶一路”,中國正與沿線各國一起,抒寫開放包容新華章,奏響合作共贏最強音。

 

《 人民日報 》( 2015年04月13日 01 版)

 

(責編:王吉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