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忍受接骨重生陣痛  跨越轉型發展關口

四川淘汰落后產能提前達標

2015年03月02日03:4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本報成都3月1日電  (記者張忠、張文)工藝設備落后導致環境嚴重污染,“新鋼業”曾是西昌人揮之不去的心病。去年12月初,一場歷時多年的淘汰落后產能“馬拉鬆”塵埃落定:攀鋼集團西昌新鋼業公司全部拆除落后設備,涉及生鐵產能100萬噸、煉鋼產能120萬噸。

  這是四川啃下落后產能硬骨頭的最新一例。2014年,四川如期淘汰505戶企業的煉鋼、水泥、平板玻璃等落后產能,提前一年全面完成國家和省政府確定的“十二五”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

  “2013年之前的7年間,全省累計關閉、淘汰2480多戶企業的落后和過剩產能,去年淘汰規模、力度更是前所未有。”省經信委環資處處長管永林說,“以煉鋼和平板玻璃為例,四川產能僅佔全國2.6%和0.1%,而當年淘汰總量分別佔全國目標任務的6.2%和6.4%。”

  如此大刀闊斧,相關市縣並非沒有顧慮:經濟進入新常態,穩增長壓力趨大,此時淘汰“產值大戶”,難免傷筋動骨。拿西昌新鋼業來說,該公司及4家配套企業停產,影響西昌市2014年工業產值增速19個百分點。而在全省,505戶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影響規模以上工業增速約0.5個百分點。

  轉型發展有陣痛,卻是不得不過的關口。“寧可主動將經濟增速降下來,也要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面對遲疑和搖擺,省委、省政府明確要求,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淘汰落后產能。

  依據國家政策,四川綜合出台轉產升級、兼並重組、化解債務等系列扶持政策,使一批企業在關停落后產能中“接骨重生”。

  走進眉山市陽光紙業公司,偌大的廠房已是空空蕩蕩。“6000多萬元建設投資,5萬多噸再生紙產能,200多名員工的安置……”算起關停、拆除的經濟賬,公司當家人韓脈全並無愁容。細問之下,原來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當地政府扶持企業“退二進三”,在原廠址規劃發展養老產業,老韓成竹在胸。

  “早淘汰、早主動、早受益”,越來越多的企業把淘汰落后的壓力轉化為轉型升級的動力。成都麗雅纖維股份公司總經理張勇現身說法:連續兩年淘汰5條落后產能生產線,建成業內領先的竹纖維生產線,產值提升67%,用工減少30%,水、電、氣、標煤消耗至少降低近四成,廢氣回收率則從40%提高到98%,“可不,這甜頭實實在在。”

  在四川省經信委主任王海林看來,淘汰落后產能既是減法也是加法,“為特色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騰出了環境容量和發展空間”。2014年,四川傳統資源型產業和六大高能耗產業比重下降0.6個百分點,電子信息等優勢產業比重提高1.4個百分點,“一升一降”之間,淘汰落后產能被賦予了全新解讀。


  《 人民日報 》( 2015年03月02日 01 版)

(責編:宋煦冬、王吉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