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資料:瑞典國家概況
|
2013年05月29日09:58 來源:外交部網站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國名】瑞典(Sweden)。
【面積】449964平方公裡。
【人口】956萬。90%為瑞典人。外國移民及其后裔約100萬人,北部薩米族是唯一的少數民族,約1萬人。官方語言為瑞典語。90%的國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
【首都】斯德哥爾摩(Stockholm),市區人口86萬,全年平均氣溫6.7℃。
【國家元首】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Carl XVI Gustaf),1973年9月15日即位。
【重要節日】國慶日:6月6日
【簡況】位於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東半部。西鄰挪 威,邊境長1619公裡﹔東北接芬蘭,邊境長586公裡﹔東臨波羅的海,西南瀕北海,同丹麥隔海相望,海岸線長2181公裡,領海12海裡。地形狹長,地 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北部為諾爾蘭高原,南部及沿海多為平原或丘陵。湖泊約10萬個,可通航河流較少。大部分地區屬溫帶針葉林氣候,最南部屬溫帶闊葉林氣 候。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平均氣溫1月北部-16℃,南部-0.7℃﹔7月北部14.2℃,南部17.2℃。
公元11世紀初開始形成國家。1157年兼並芬蘭。1397年與丹麥、挪威組成卡爾馬聯盟,受丹統治。1523年脫離聯盟獨立。1654至1719年為強盛時期,領土包括現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 立陶宛以及俄國、波蘭和德國的波羅的海沿岸地區。1718年對俄國、丹麥和波蘭作戰失敗后逐步走向衰落。1805年參加拿破侖戰爭,1809年敗於俄國后 被迫割讓芬蘭,1814年從丹麥取得挪威,結成瑞挪聯盟,1905年挪獨立。瑞典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均保持中立,未參戰。
【政治】2010年9月,瑞典舉行大選,溫和聯合 黨、人民黨、中間黨、基督教民主黨組成聯合政府。當前政局總體平穩。四黨聯合政府謹慎施政,堅持穩健的財政和經濟政策,積極促進就業,努力改善福利。由於 在議會居少數地位,政府在預算、醫療改革、稅收等重大問題上不得不尋求與反對黨達成妥協。同時,執政聯盟各黨在核能使用、青年就業等問題上存在較大分歧, 政府施政受到多方掣肘。
【憲法】現行憲法由政府法典(1809年制 定,1974年修訂)、王位繼承法(1810年制定,1979年修訂)和新聞自由法(1949年制定)三個基本法組成。此外還有議會組織法(1866年制 定,1974年修訂)。憲法規定瑞典實行君主立憲制。國王是國家元首,作為國家象征僅履行代表性或禮儀性職責,不能干預議會和政府工作。議會是立法機構, 由普選產生。政府是國家最高行政機構,對議會負責。國王的長子女是法定王位繼承人。
【議會】一院制,共349名議員,議員經普選產 生,任期四年。議會組織法規定,政黨在大選中需獲得全國選票的4%或一個選區的12%才能進入議會。本屆議會於2010年9月選出,由溫和聯合黨、人民 黨、中間黨、基督教民主黨組成的中右聯盟獲得議會349席中的173席,社會民主黨為首的左翼政黨佔156席,極右翼的瑞典民主黨獲20席。議長為佩爾· 韋斯特貝裡(Per Westerberg),溫和聯合黨。
【政府】現政府於2010年10月6日組成。政府 設12個部,包括首相在內共24名閣員。首相弗雷德裡克 賴因費爾特(Fredrik Reinfeldt,溫和聯合黨)﹔副首相兼教育大臣揚 比約克隆德(Jan Bj rklund,人民黨)﹔外交大臣卡爾 比爾特(Carl Bildt,溫和聯合黨)﹔歐盟事務大臣比吉塔 烏爾鬆(Birgitta Ohlsson,人民黨),女﹔司法大臣貝特裡斯 阿斯克(Beatrice Ask,溫和聯合黨),女﹔移民事務大臣圖比亞斯 比爾斯特倫(Tobias Billstr m,溫和聯合黨)﹔外援大臣古尼拉 卡爾鬆(Gunilla Carlsson,溫和聯合黨),女﹔貿易大臣埃娃 比約琳(Eva Bj rling,溫和聯合黨),女﹔國防大臣卡琳 恩斯特倫(Karin Enstr m,溫和聯合黨),女﹔社會事務大臣約蘭 海格隆德(G ran H gglund ,基民黨)﹔兒童和老年護理事務大臣瑪麗亞 拉爾鬆(Maria Larsson,基民黨),女﹔民事和住宅事務大臣斯特芬·阿特法爾(Stefan Attefall,基民黨)﹔社會保障事務大臣烏爾夫 克裡斯特鬆(Ulf Kristersson,溫和聯合黨)﹔財政大臣安德士 博裡(Anders Borg,溫和聯合黨)﹔金融市場大臣彼得 諾曼(Peter Norman,溫和聯合黨)﹔平等事務大臣兼副教育大臣尼瑪麗婭 安霍爾姆(Maria Arnholm,人民黨),女﹔農村事務大臣埃斯基爾 埃蘭德鬆(Eskil Erlandsson,中間黨)﹔環境大臣列娜 艾克(Lena Ek,中間黨)﹔工商大臣安妮 略夫(Annie L f,中間黨),女﹔信息技術和能源大臣安娜-卡琳 哈特(Anna-Karin Hatt,中間黨),女﹔基礎設施事務大臣卡塔琳娜 埃爾姆賽特-斯維德(Catharina Elms ter-Sv rd,溫和聯合黨),女﹔文化和體育事務大臣列娜 安德鬆 麗列羅斯(Lena Adelsohn Liljeroth,溫和聯合黨),女﹔勞動市場大臣希列維 恩斯特倫(Hillevi Engstr m,溫和聯合黨),女﹔融合事務大臣兼副勞動市場大臣埃裡克 烏倫哈格(Erik Ullenhag,人民黨)。
【行政區劃】全國劃分為21個省和289個市。省長由政府任命,市級領導機構由選舉產生,省、市均有較大自主權。
【司法機構】法院分三級:最高法院、6所中級(上 訴)法院、72所初審法院,此外另設28所行政法院。皇家最高法院由16名政府任命的終身法官組成,現任院長瑪麗安娜·隆蒂尤斯(Marianne Lundius)。全國設國家檢察院、6個中級檢察院、38個區級檢察院和11個專司經濟犯罪的檢察院。國家檢察長由政府任命,現為安德士·佩爾克萊夫 (Anders Perklev)。設有獨立監察官,對議會負責,監督各級政府機構和官員。現任總監察官塞西利亞·諾登費爾特(Cecilia Nordenfelt)。
【政黨】主要政黨有:
(1)溫和聯合黨(Moderata Samlingspartiet):亦稱保守黨,1904年成立。現有黨員5.5萬人。主張堅持私有制和為企業減稅,積極參與國際合作,主張加入北約。主席弗雷德裡克·賴因費爾特(Fredrik Reinfeldt)。
(2)人民黨(Folkpartiet Liberalerna):亦稱自由黨,1934年成立。現有黨員1.8萬人。主張自由競爭和寬鬆的移民政策。主席揚·比約克隆德(Jan Bj rklund)。
(3)中間黨(Centerpartiet):1913年成立,原名農民協會,1958年改為現名。現有黨員4.3萬人。代表農場主和家庭農戶利益。反對加入歐盟和北約、反對中央集權,強調環保。主席安妮·略夫(Annie L f,女)。
(4)基督教民主黨(Kristdemokratiska Partiet):1964年成立,原名基督教社會民主黨,1996年改為現名。現有黨員2.3萬人。堅持基督教價值觀、重視家庭。主席約蘭·海格隆德(G ran H gglund)。
(5)社會民主工黨 (Socialdemokratiska Arbetarpartiet):簡稱社民黨。1889年成立。瑞典第一大政黨,曾長期執政。現有黨員10萬人。主張保持和發展福利制度,積極參與國際合 作。主席斯蒂凡·略夫文(Stefan L fven,男)。
(6)環境黨(Milj partiet de Gr na):1981年9月成立。現有黨員9千人。強調環保,主張關閉核電站,反對加入歐元區。實行集體領導制,主要領導人瑪麗亞·維特斯特朗 (女,Maria Wetterstrand)和彼得·埃裡克鬆(Peter Eriksson)。
(7)左翼黨(V nsterpartiet):1917年成立。原名左翼黨-共產黨人,1990年改為現名。黨員1.1萬。要求縮短工時、重視婦女權利、反對加入歐盟。主席拉什·奧利(Lars Ohly)。
(8)瑞典民主黨(Sverigedemokraterna),在野黨。1988年成立。黨員5800余人。具有民粹主義色彩,要求政府實行更加嚴格的移民政策。2010年首次進入全國議會。主席吉米·奧克鬆(Jimmie kesson)。
【重要人物】
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國王。1946年4月30 日生於斯德哥爾摩。1966年高中畢業后在部隊接受軍事訓練,1968年在烏普薩拉大學和斯德哥爾摩大學進修。1973年9月15日即位。愛好體育運動。 1976年6月與德國人希爾維亞結婚。有二女一子,長女維多利亞公主為王儲。1981年9月和2006年7月偕王后訪華,2008年出席北京奧運 會,2010年5月出席上海世博會,11月隨瑞典皇家工程院科技考察團訪華,2011年2月和王后因私訪滬。
弗雷德裡克·賴因費爾特: 首相。1965年生,經濟學家。1990年當選溫和聯合黨斯德哥爾摩青年聯盟主席,1991年當選議會議員,1992-1995年出任溫和黨青年聯盟主 席,並當選溫和黨中央執委。1994年任議會金融委員會委員。2001年當選議會法律委員會主席。2003年5月被推舉為黨主席。2006年9月17日領 導溫和黨贏得大選,10月出任首相,2010年大選連任。已婚,有兩子一女。
佩爾 韋斯特貝裡: 議長。1951年生,經濟學家。溫和黨人,1979年當選議員。1991至1994年任工商大臣,並先后擔任議會工商委員會主席、環境及農業委員會主席、 交通委員會副主席,為瑞議會歐盟委員會成員。2003年當選議會第一副議長。2006年10月出任議長,2010年大選連任。已婚,有4個子女。
【經濟】經濟發達。20世紀90年代初受世界性經 濟危機影響出現衰退,1994年經濟開始回升,此后大力發展電子和信息技術產業,經濟一直保持2%-4%的增長速度。2008年以來,瑞典經濟受到國際金 融危機影響,面臨經濟增長下降、實體經濟遭受沖擊、市場信心持續疲弱、企業倒閉增多、失業率上升等不利局面。2009年起經濟企穩回升。2012年主要經濟指標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36383 億克朗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8.2萬克朗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1.3%
貨幣名稱:瑞典克朗(Svensk krona)1克朗=100奧爾
匯率:1美元=6.49克朗
通貨膨脹率:-0.1%
失業率:7.6%
【資源】鐵礦、森林和水力是瑞典三大資源。已探明 鐵礦儲量36.5億噸,系歐洲最大的鐵礦砂出口國。鈾礦儲量25至30萬噸。森林覆蓋率為54%,蓄材26.4億立方米。平年可利用的水力資源有2014 萬千瓦(1760億千瓦時),已開發81%。此外,北部和中部地區有硫、銅、鉛、鋅、砷等礦,儲量不大。
【工業】工業發達,主要有礦業、機械制造業、森林及造紙工業、電力設備、汽車、化工、電信、食品加工等。2010年從業人員75.9萬人,工業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6.7%。
【農業】全國耕地面積共264.83萬公頃,佔國 土面積的6%。2010年農、林、牧、漁從業者約22萬人,約佔總就業人數的4.4%。農業產值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2%,其中畜牧業佔農業總產值的 80%。糧食、肉類、蛋和奶制品自給有余,蔬菜、水果主要靠進口,農產品自給率達80%以上。
【服務業】2010年服務業從業人員約328萬人,主要分布在醫療護理、商業、運輸通訊、金融、企業服務、教育、科研、公共行政部門、個體、文化服務及家庭服務等領域。2010年服務業產值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75%。
【旅游業】旅游業穩定發展,2010年共接待外國旅客約775萬人次。主要旅游地有首都斯德哥爾摩、北部自然保護區、南部的哥德堡市和斯考奈省。
【交通運輸】
鐵路:2010年總長1.28萬公裡。2010年客運量1.75億人次,貨運量5581萬噸。
公路:2010年總長21.6萬公裡,其中有國道、省道13.9萬公裡。2010年公路貨運量3.5億噸。2010年有轎車433.5萬輛,公共汽車1.6萬輛、卡車52.7萬輛、拖拉機32萬輛、摩托車27.8萬輛。
水運:2010年有商船428艘,總噸位451萬噸﹔全國港口吞吐量1.84億噸﹔內河航運居次要地位,總長640公裡。
空運:北歐航空公司(SAS)為瑞典、丹麥和挪威 共有,瑞典佔3/7股份,現有飛機255架﹔此外瑞還有安德森商業航空公司(Andersson Business Jet AB)、商業噴氣公司(BussnessJet)等小型從事商業旅行服務和國內短途旅行的航空公司十余個。2009年全國機場進出港2550萬人次﹔貨運 量14.1萬噸。
【對外貿易】外貿依存度較高,2010年對外貿易 額3388億美元,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80%,出口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1%。出口商品主要有:各類機械、運輸通訊設備、化工及醫藥產品、紙張紙漿、造紙 設備、鐵礦石、家用電器、能源設備、石油制品、天然氣和紡織品等。 【對外投資】1989年正式取消外匯管制。主要投資對象是美國和歐洲國家,截止2010年瑞典對外投資24230億克朗。
【外國資本】近年來瑞以良好的基礎設施和充足的高科技人才吸引了大量外資,外資主要來自美國、德國、英國和北歐鄰國。截止2010年外商直接投資額為23390億克朗。
【對外援助】2010年瑞外援額為45.3億美元,佔國內生產總值1%。主要受援國是安哥拉、埃塞俄比亞、剛果、莫桑比克、盧旺達、南非、坦桑尼亞、烏干達、尼加拉瓜、墨西哥、阿富汗、越南、巴勒斯坦、前南地區、波黑、洪都拉斯、孟加拉國等。
【著名公司】2011年排名世界500強的瑞重要公司(單位:億美元):
公司名稱營業收入排名
公司名稱 |
營業收入 |
排名 |
沃爾沃汽車公司(Volvo) |
367.5 |
237 |
大瀑布能源公司(Vattenfall) |
296.5 |
322 |
愛立信公司(Ericsson) |
282.3 |
339 |
【人民生活】 生活水平較高。16至84歲人口中,89%的人擁有家庭電腦,58%的人上因特網,87%的人使用手機(9至79歲人口中)。社會保障制度完善,醫療衛生 體系發達。2008年共有醫生4.3萬人,護士14.8萬人。男女平均壽命分別為79歲和81歲,老齡化較嚴重。
【軍事】 奉行軍事不結盟政策。和平時期注重包括軍事防務、民防、經濟防務和心理防務的總體國防建設。國王為全國武裝力量最高代表。三軍總司令負責提出軍事戰略,領 導部隊訓練,指揮全軍作戰。全國劃分為四個軍區。2011年7月1日,瑞典取消實行100多年的義務兵役制,開始實行募兵制。常規軍總兵力2.5萬人,預 備役6.1萬人。2011年國防開支為67億美元。軍工發達,80%的軍事物資可自己生產。三軍總司令斯維克·約蘭鬆(Sverker G ranson)上將。
【教育】實行9年一貫制義務免費教育。在校生89.2萬,高中在校生39.5萬。全國有各類高校47所(其中綜合性大學7所,藝術類院校9所),在校學生41萬人,教師15萬人。護理高等學校5所。2011年政府科教投入佔國內生產總值6.7%。
著名高校有斯德哥爾摩大學、烏普薩拉大學、隆德大學、皇家工學院等。
【科研】科研較發達。全國科研力量主要集中在國家資助的全國各級高校、專業研究所、皇家科學院和工程院以及企業資助的下屬研發部門。科研開發投入逐年增加,每年開展研發項目約5000多個。
【文化】 文化生活較豐富。全國有專業和公共圖書館389個,各類博物館241個,電影院823所。年產40部電影。
【體育】全民體育健身活動豐富,網球、冰球、乒乓球、足球、手球、高爾夫球、賽馬等競技項目普及並有較高水平,全國約有2.7萬個體育協會和俱樂部。
【新聞出版】年出版圖書近1.6萬多種,日報170種,總發行量超過450萬份。主要報紙有《每日新聞》、《瑞典日報》、《晚報》等。新聞媒體有瑞典通訊社,1921年創立,為半官方新聞機構。下設瑞典全國廣播電台、瑞典電視台和教育台。
【對外關系】
奉行“和平時期軍事不結盟,以求鄰近地區發生戰爭 時能夠守中立”政策。加入歐盟、申根協定,但未加入歐元區。沒有加入北約,但系北約“和平伙伴關系”成員國並參與經聯合國授權、北約主導的國際維和行動。 以維護國際法和尊重人權為對外政策兩大基石,希望通過提供發展援助、參與國際維和行動等方式承擔應有的全球責任,成為國際發展合作領域的“領導力量”。積 極推動聯合國改革,密切關注國際熱點問題。將同歐盟國家的合作放在外交和安全政策的特殊地位,支持歐盟繼續擴大,主張加強跨大西洋合作,視周邊地區為自身 安全基礎,今年更加重視發展同亞太及新興國家的關系。
(最近更新時間:2013年3月29日)
(責編:申亞欣、段欣毅) |
相關專題 |
· 俞正聲訪問芬蘭、瑞典和丹麥 |
熱圖推薦 |
|||
|
| ||
|
|
|
|
小編推薦 |
·張德江會見克羅地亞議長萊科 ·張德江會見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議長西米納 ·李克強對公共衛生與傳染病防控工作座談會作出重… ·京津冀啟動環境執法聯動機制 ·江西省撫州市委原常委李智富等2人被開除黨籍 |
頻道精選 |
|||
|
|
||
[專題]習近平訪亞非四國 五中全會精神 政壇人物 領導相冊 [反腐動員]北京通州衛生局原局長夫婦收建筑商79萬被判刑 [人事任免]今年16省市區黨政一把手調整 20位官員履新 [綜合報道]據稱正部級官員配車標准將降至35萬元以內 [各地要聞]江西7000余名干部親屬因資格不符被取消低保 |
[一語驚壇]收入差距尚且"諱言",分配不公如何"開刀"? [論壇]美派三航母迎接胡總出訪?·六國要聯合對抗中國? [訪談]黨國英談農村城鎮化·外交部李鬆談伊朗問題 [辯論] 花千億投資迪斯尼,值嗎?·你認同買不如租嗎? [博客]溫總理:見一葉而知天下 女副市長咋被騙色騙財? [博客]毛澤東為何成中國文化符號 男人居住北京11條理由 |
無線·手機媒體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