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人民網年終策劃|“責任中國”年度評選

“我想上大學。”河北阜平縣顧家台村貧困女孩顧文香,近期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堅定地說,“為了改變家裡狀況,我必須要考一個大學。”
  這與其一年前的打算截然相反,彼時她准備退學掙錢養家。她能夠作出如此改變,與習近平總書記的考察有關。
  2012年12月30日,在阜平看望慰問困難群眾的習近平來到顧文香家,了解到顧家種了3畝地,收入全靠賣玉米所得。顧家的困境引來社會關注,顧文香獲得了資助得以繼續學業。“我現在比以前更努力了,畏難情緒減少了。”她告訴人民網記者。
  其實,改變不隻發生在顧文香一個人身上。這一年,習近平曾考察過的駱駝灣村、顧家台村,乃至整個阜平縣都發生了不小變化。

“我們現在有信心,信心很足”  2013年11月底,駱駝灣村的最低氣溫已達零下10攝氏度左右。人民網記者到達村民唐榮斌家時,老兩口正准備吃午飯。一口大鍋裡蒸著南瓜、土豆、饅頭和白菜湯,熱氣騰騰。
  對過上好日子,唐榮斌表示有信心。唐榮斌說,“我們現在有信心,信心很足。”在與人民網記者交談過程中,他臉上始終挂著笑容。

“明年努力掙錢,爭取早日奔小康”
  “總書記去我家后,我家變化挺大的,我爸跟變了一個人似的,干活特有干勁。”顧成虎的女兒顧文香說,“我爸不善於跟人交流,平時不怎麼說話。現在我每次從學校回家都告訴我,這麼多人幫助你,要好好學習。”在2013年,顧成虎家收獲不小,他帶著兒子為村裡修路,為村民建豬圈,收入有8萬元。

  “五年穩定脫貧、八年建成小康”
  據阜平縣直部門和鄉鎮初步測算評估,2013年該縣農民收入增加主要是:大棗、板栗等果樹改良后增收1500萬元,新增養殖牛羊雞等增收1280萬元,蔬菜、中藥材種植增收1700萬元,旅游服務業增收100萬元,勞動力轉移增收3550萬元,低保擴面提標增收3300萬元。以上共計增收1.15億元,農民人均增收685元。2013年該縣10個村7944名貧困人口將脫貧。[詳細]


  • 唐宗秀家的院子

  • 駱駝灣村民唐宗秀家

  • 唐榮斌家的院子

  • 駱駝灣村村貌

  • 駱駝灣村民委員會

  • 駱駝灣村民唐榮斌家

“張巡視員”“老張”這兩個稱呼,副廳級干部張玉奇已習慣了后者。在河北阜平縣駱駝灣村,當地村民都這麼叫他。他是河北省委辦公廳副巡視員,另一個身份則是省委辦公廳駐駱駝灣村工作組組長。
  在阜平縣,還有不少像張玉奇這樣的駐村干部。河北省委、保定市委決定派出駐村工作組對阜平進行為期三年的幫扶,駐村干部每年一換。2013年,派出155個駐村工作組、465名工作隊員,入駐阜平154個村。這些工作隊員中31名是副廳級以上干部,155名是處級干部。駐村以來,工作組確定幫扶項目6294個,目前完成項目6268個,完工率99.6%。
  數字的背后,駐村工作組、阜平縣政府也不斷對扶貧經驗進行總結,同時也發現不少問題還有待解決。 駱駝灣村主街道兩側安裝了太陽能路燈。駱駝灣村主街道兩側安裝了太陽能路燈。

扶貧項目:吸引年輕人返鄉發展很關鍵
  村裡多為老人、婦女留守的問題在駱駝灣村也存在,這引起了張玉奇的擔憂。“沒有青壯勞動力,投入的一些產業項目能不能搞好,如何吸引年輕人返鄉投入家鄉建設?”張玉奇指出,駐村工作組隊員一年一換,如何確保下一個工作組與上一個工作組扶貧工作保持連續性應當認真考慮。

  扶貧隊伍: 駐村干部應逐步年輕化
  張玉奇認為,駐村工作組隊員應當年輕化,年齡一大,容易有惰性。“這件事情我給鄉裡縣裡都反映過,年輕人朝氣蓬勃,他的觀念不一樣,干勁力度不一樣”。

  扶貧機制:單一發展模式難脫貧
  “阜平各鄉各村的差異較大,群眾的貧困程度和貧困原因各有不同,用統一的措施單一的模式難以達到應有的效果。”阜平縣縣長徐志清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指出。[詳細]

扶貧最大的困難是轉變觀念
  “在這裡工作最難的一件事,就是轉變鄉親們的思想觀念。”11月27日,河北省委組織部駐顧家台村扶貧工作組組長?志忠說。
  與大多數村子一樣,顧家台村的青壯勞力都外出打工,留下的多是老弱婦孺,地理條件和人口劣勢限制著耕地的產出和鄉親們的收成。但身負將這個村子改頭換面、脫貧致富重任的?志忠卻認為,這些都不是最大的困難。

  現實困境:缺年輕人+缺產業=缺未來
  村裡沒外邊掙錢多只是年輕人外流的其中一個因素,更重要的因素是,這裡幾乎什麼都沒有。連小孩兒在村裡長到一定年紀,都得離開村子,到縣城的學校上學,更別提醫療、社保這些農村滿足不了的需求,將求上進的年輕人趕得直往外跑。

  扶貧終究是扶人
  第一步:把人留下
  “過去咱們針對救濟和扶貧的社會功能沒有細分,長期是輸血式救濟,給東西,現在也需要慢慢分清楚,”陳佳資說,“政府的支持除了基礎建設,就是產業建設。尤其是后者,應該定位在幫助解決困難上,絕不能把老百姓的主體地位迷失掉。扶貧歸根結底扶的是人。”具體到阜平的現實中,要“扶”人,第一項任務是得把人留住。

  第二步:給人支持
  人動員起來了,下一步則是知識、技術、資金和配套設施的支持。老白、老閆、老胡、老劉等幾個養羊戶最關心的,是政府能提供哪些實實在在的幫助,“有錢當然好,但錢以外的東西也重要”。

  第三步:扶起未來
  這一步扶貧並非火燒眉毛式的緊急工作,但卻比什麼都重要——要使一個地方脫貧不返貧,希望系於這個地方的孩子。[詳細]

人民網評:給脫貧夢一個可期許的未來
  一個地區的貧困問題,往往是自然環境和人文條件、歷史根源和現實原因等因素復雜交織的結果。實現可持續的脫貧,不能依靠一時一任的艱辛付出,更不能抱有“等靠要”的陳舊思想。“輸血”必不可少,“造血”更為重要。在總結阜平一年的扶貧得失之后,我們更應著眼於扶貧工作的未來。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沒有農村的小康就沒有全國的小康,近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再次傳遞了這樣強烈的訊息。化已有成績為前行動力,變工作思考為實干行動,讓美好未來不再是黃粱一夢,阜平的扶貧路仍須堅毅踏實地走下去。期待有一天,阜平的脫貧路徑能成為中國扶貧攻堅戰中讓“黃土變成金”的寶貴經驗。[詳細]

採訪對象


記者翁奇羽

記者李葉

記者劉茸

記者段曉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