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本網專稿更多>>

隨行記者 吳樂珺
  • 李克強結束訪問回到北京

        在圓滿結束對印度共和國、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瑞士聯邦、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正式訪問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28日上午乘專機回到北京。

    中德要在相互尊重、更加理解的基礎上創造新的輝煌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27日在柏林出席中德工商界午餐會並發表演講,介紹了中國經濟形勢和中國新一屆政府的經濟政策,提出深化中德、中歐合作的新主張。

    堅決反對歐盟對華無線通信設備產品的“雙反”調查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27日應邀同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德總理府共進早餐,就中歐經貿存在的問題,中歐關系,當前歐債形勢以及雙方共同關心的問題坦誠深入交換意見。

    最新報道

    視頻報道更多>>

    李克強簡歷更多>>

      李克強,漢族,1955年7月生,安徽定遠人,1974年3月參加工作,197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北京大學法律系和經濟學院經濟學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法學學士、經濟學博士學位。

  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黨組書記,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主任,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主任,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組長。    中共第十五屆、十六屆、十七屆、十八屆中央委員,十七屆、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詳細]【報道集】  李克強,漢族,1955年7月生,安徽定遠人,1974年3月參加工作,197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北京大學法律系和經濟學院經濟學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法學學士、經濟學博士學位。
      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黨組書記,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主任,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主任,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組長。

        中共第十五屆、十六屆、十七屆、十八屆中央委員,十七屆、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詳細]【報道集】

    背景資料 更多>>

    印度國旗

    印度概況 印度共和國,面積約298萬平方公裡,人口12.1億。官方語言為英語和印地語。 [詳細]

    巴基斯坦國旗

    巴基斯坦概況 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面積796095平方公裡,人口1.97億。烏爾都語為國語,英語為官方語言。 [詳細]

    瑞士國旗

    瑞士概況 瑞士聯邦,面積41284平方公裡,人口795.5萬人。德語、法語、意大利語及拉丁羅曼語均為官方語言。 [詳細]

    德國國旗

    德國概況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面積357121平方公裡,人口8184.37萬。通用德語。 [詳細]

    高清大圖

    總理相冊更多>>

    專家解讀更多>>

    前駐巴大使:稱巴基斯坦為“巴鐵”是很恰當的張春祥說,在巴的生活和感受使他深深體會到,中巴友誼已經深深的根植於兩國人民的心中。中巴友誼是全天候的、經過歷史考驗的。巴被稱為“巴鐵”,是中國人民在中巴幾十年的雙邊交往中鑄煉出來的情感表達。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南亞研究所所長:“龍象共舞”利在全球胡仕勝認為如何幫助巴基斯坦實現獨立自主和穩定繁榮是中巴雙邊外交的重點。中巴兩國的雙邊合作將從過去集中在政治和軍事層面,向在經濟和文化領域擴展,應當幫助巴建立支柱產業,實現自主自立。
    國際問題研究所特聘研究員:管好分歧才有“亞洲世紀”賈秀東說,實現“亞洲世紀”符合亞洲國家的共同利益。分歧和爭端曾給有關國家地區帶來不和、沖突乃至戰爭,隻有管好“亞洲分歧”,才有“亞洲世紀”。這就需要亞洲各國釋放正能量,拿出大智慧。
    前駐印大使:中印邊界爭議有進展有難度有希望周剛說,中印邊界問題背景復雜,爭議的領土面積大,解決起來有相當的難度。但是,中國政府多年來一直致力於通過友好談判,爭取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公平合理的解決方案,把中印邊界變成和平友好的邊界。
    駐瑞士大使:中瑞合作大有可為許鏡湖說,目前,中瑞雙方正在積極籌備李總理對瑞士的訪問。瑞士將是李總理履新后首次出訪的歐洲國家之一,相信此訪必將進一步增進雙方相互了解,推動雙邊各領域務實合作,將兩國間業已存在的傳統友好合作關系推向新的高度。
    貝諾·彭澤:期待更多中國投資德聯邦外貿與投資署第一總經理貝諾·彭澤博士表示,中國是德國非常重要的貿易伙伴,兩國的經濟關系不再是單行道,期待李總理的訪問將繼續增進並加深兩國的經貿關系,帶來更多中國企業來德投資,並將德對中投資者熱烈歡迎的信息帶到中國。

    特稿:李克強的國家意志與外交風採更多>>

    2012.4.26訪問俄羅斯:李克強說,中俄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目前中俄關系處於歷史最好時期,兩國人民的友誼就像俄羅斯諺語所形容的一樣,我們是“胳膊肘般的感情”。回顧和展望兩國關系,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過去的基礎深厚,現在的機遇難得,未來的潛力巨大。
    2012.4.30訪問匈牙利:與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的會談,是李克強訪問匈牙利的一場重要雙邊活動。從會談桌到咖啡桌,時長超過3小時的超長對話。雙方會談時間一再延長,談得很深入。這場對話為中匈務實合作提供了許多新思路。近年來,包括匈中雙語學校的設立等兩國間人文交流活動日益頻繁。
    2012.5.2訪問比利時:臨別之際,李克強送給李德漢一家經過精心挑選的禮物,其中有茶具、披肩、畫冊、小熊貓玩具和風箏等。他指著送給李德漢孫子的風箏說:“這代表我們的未來,可以飛得更高。”民間友好是中比兩國關系發展的基礎,兩國民間人士為增進了解和友誼做出了重要貢獻。
    2012.5.3訪問歐盟總部:李克強表述,當“歐洲設計”遇上“中國制造”,“歐洲技術”遇上“中國市場”時,就會產生顯著而奇妙的效應。面向未來,李克強主張中歐突出加強節能環保、新能源等領域的合作,為此,他提出三項具體建議:共促綠色發展、深化項目合作、加強管理交流。
    專家解析俄歐之行:從俄羅斯到匈牙利,再到比利時和歐盟總部,8天,行程數萬裡,橫跨歐亞大陸﹔50多場活動,環環相扣,緊張有序﹔共簽署了約40項政府間和企業間合作協議,涵蓋基礎設施建設、經貿、能源、高科技、金融、等領域,推動中俄、中歐務實合作取得了重要進展。
    記者隨訪8天談感受:2012年4月26日至5月3日,李克強應邀正式訪問俄、匈、比和歐盟總部,這是他時隔20多年后再次踏上俄羅斯國土,也是其在國務院工作以來首次訪俄,並首次與“梅普”會晤,國內外輿論高度關注。隨行記者呂鴻回京后說:“怎麼也無法讓大腦休息下來,即使在夢裡,也會像電影一樣回放出來。”

    多語種報道

    相關專題